找到相关结果约162条,用时0.02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蔡元见未及此,其言甚属无益,谕九卿知之。”      康熙皇帝实际上是把修德...
    2009.03.09 13:20:00
  2. 么秦朝十几年就灭亡了?就是因为当时中国总人口只有大概2千多万人,却把好几百万的劳动力从农村调出来去修陵墓、修长城,从事各种无偿的劳役,而且迟到了还要处以死刑。这样的一些人实际上就是从宗法社会里出来,没有出路服劳役是死,举大旗也是死,于是他们就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
    2009.07.31 17:13:00
  3. 戍律》规定:“同居毋并行”即一户不得有两人同时戍边。县啬夫、尉及士吏征发戍役时,如果违反这一规定,要罚二甲。《司空律》还规定:以劳役抵偿罚金的人在农忙季节可以“归田农,种时(莳)、治苗,时各二旬”。《仓律》在秦律中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从粮食的收藏到加工、使用都制定...
    2009.11.12 16:27:00
  4. 相比,北宋官奴婢的数量相对减少,新发现的《天圣令》残本10卷中废弃了唐令中不少官奴婢的法令,如被视作畜产的官奴婢赏赐制度、官奴婢的劳役与供给制度、捕获逃亡奴婢的酬赏制度(戴建国《“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北宋雇佣奴婢是奴婢的主...
    2010.05.14 09:57:00
  5. 引发的感叹,由此联想到很多年前在上海买下的一张复制品。   他写道:“十年动乱中,我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自己也害怕。有天我推着粪车,走过一家农民的茅屋,从篱笆里探出头来的是几朵嫩黄的向日葵,衬托在一抹碧蓝的天色里。我突然想...
    2012.08.02 16:36:00
  6. 提高党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和群众威望。   李大钊曾经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提出,衣食享用过度、亲友应酬过度、物质消耗过度、精神劳役过度,既成社会之弊,又会滋生罪恶。比尔·盖茨也讲:“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会淡而无味,盐多了,则苦咸难咽。”尤其...
    2012.11.02 13:27:00
  7. 在炕头上,就能吃上粮食了。隋文帝是妇人之仁。老百姓和国库谁重要?隋文帝选择了后者。   隋炀帝,变本加厉。全国人口4600万,兵役、劳役的累积达到了3000万人次。当时,全国有效的男丁1000万,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服3次的兵役、劳役。古代是小农经济,非常脆弱,家中青壮年人不劳...
    2013.05.30 18:37:00
  8. 法国   据张岩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为弥补国内劳力的不足,从中国招募了14万名中国劳工参与各种与战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艰苦劳役。刘得胜就是其中一员,为法国所招募,大概系惠民公司招募,在浦口登船赴法。   2013年7月,张岩应加拿大导演乔丹·帕特森(Jordan Pater...
    2013.10.15 11:07:00
  9. 运用敦煌、新疆出土的汉藏文献和汉藏传世史籍、金石碑铭等史料,对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政治方面的职官、告身、大虫皮、军事、驿传、法律、司法等制度,经济方面的赋税、劳役、仓廪、市券等制度和宗教方面的寺户、僧官等制度进行探讨,补充新材料,提出新问题,说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013.11.05 15:03:00
  10. 项,差役10项,占劳动日2700多天;热乌曲林寺摊派的税收7项,差役3项,占劳动日900多天;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要给三大领主服210多天的无偿劳役,提供和缴纳1600多斤粮食、100两藏银。当时流行的一句民谚,就是克松村的生动写照:“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
    2014.03.28 08:4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