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优势”的新的发展战略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这个指导思想,省政府又调整了区划,将南京、镇江两市从苏中区域划入苏南,更加明确了各区域的发展思路:苏南利用紧邻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区位,接受国际市场的辐射,在产业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方面寻求突破;苏中发展方...
2009.03.09 14:19:00
-
展,对于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任何区域开发都意味着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重新调整,沿江这一特殊区域的开发不仅涉及到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产业结构安排、资源利用方式和环境质量维持等有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其焦...
2009.03.09 15:43:00
-
国家、俄罗斯的国际列车,使连云港海陆空港全面对外开放,向国际性立体交通枢纽迈进。
全面提升东桥头堡综合竞争实力,必须搞好特殊区域的开发。一要提升开发区档次,特别要和大企业、大科研单位、重点高校合作,发展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性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创新功能...
2009.03.09 15:54:00
-
路网布局还有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没有完整提出连接整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沿海高速铁路干线的概念,以及沟通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新亚欧大陆高速铁路干线的概念。这里,就加快建设完整意义上的沿海高速铁路通道和亚欧大陆高速铁路通道,构建“T”型高速铁路网及其与区域...
2009.03.09 15:57:00
-
一轮沿江开发的加速推进,为进一步加快沿江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其宝贵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沿江地区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域、先导区域的地位更加强化。2005年,沿江8市以占全省47.3%的面积、55.2%的人口,提供了占全省79.9%的GDP和76.5%的财政总收入。在2004年全国百强县评...
2009.03.09 15:46:00
-
村自治只所以更多地尊重乡绅的意志(尽管这些乡绅已经有些变质),显然是由于乡绅自治的方式在那里还相当有效。而与浙江北部同属一个文化区域的苏南,也有类似的情形。地方精英没有其他地区武化和劣化的那么厉害,他们相对来讲要多一点“文化顾忌”,当上头要拿他们开刀,损害他们利...
2009.03.09 15:11:00
-
急,梯度推进,成熟一块,开发一块。
3、体现特色,合理加减。古运河沿线因各个区域资源特征、文化特色、环境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板块特色。根据各段的功能定位,城区核心段应本着应保尽保的态度,力做“减法”,对该段内影响文化保护和景观效果的建筑要不惜一切代价地...
2009.03.09 15:33:00
-
航运、水电、灌溉、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协调一致[3]。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要统筹安排,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⑵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于长江及其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目标,还要追...
2009.03.09 15:44:00
-
存实亡。许多园区缺乏产出比的规划和投资预算,硬件投入大,结果长期亏损。
第十八,缺乏特色。特别是一些产业的定位雷同,没有根据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来发展特色产业及其产业链,也就缺乏竞争力,许多城市缺乏准确合理的形象定位。
第十九,缺乏大市场意识,忽视本地消费能力...
2009.03.19 09:43:00
-
政府管理、地方规划与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存在利益不协调的地方。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以有效协调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利益。其中,“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就是要客观地协调各成员的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共同市场内部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推动一个持续的和...
2009.04.01 0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