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张老师带领同学收集资料,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了古人重礼仪的故事。在课上,学生讲述了《程门立雪》《千里送鹅毛》等故事,明白了古人很注重礼仪,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活动中,张老师还能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
2012.01.04 11:16:00
-
“新邻里”更紧了,“新邻里”齐心协力防汛防台,暴风骤雨下上演温暖一幕幕。
爱心商户“雨中送饭”
古语有“雪中送炭”、“千里送鹅毛”以示关键、危机时刻友人间感情深厚,今天,在台风“海葵”肆意苏城之时,在苏州工业园区第五元素社区,“雨中送饭”成为社民情深的生动...
2012.08.10 11:16:00
-
从着手到出锅大概需要四个小时,从家乡到西安需要三个小时,再到父母上班的地方需要四个小时,一共是十一个小时。我打趣到:“妈,人家是千里送鹅毛,你是千里送粽子!”妈妈笑着说,“人老了,能吃的时候多吃些是好事。”是啊,能吃是福。
午后,粽子熟了,满屋子的香味,更多的还有...
2012.06.22 12:00:00
-
有面子;重礼薄情,以礼品价格评判感情亲疏;甚至于春节红包,都有了“行情”。其结果,礼品往来往往成为春节的“不可承受之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尚往来的初衷,是为了表达心意、传递感情。过分强调礼品的商品价值,则是本末倒置、轻重混淆,把礼尚往来的感情内核异化为...
2013.02.11 11:31:00
-
灾区”,就连蔬菜水果也学会了“更衣变脸”的招数。
记者点评:礼品“减奢”首要的就是改变重“面子”轻“里子”的送礼文化。无论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国传统社会朴实真诚的交往风气值得现代人学习。
热词四:“恐归族”
“过年回家”对于时下...
2013.02.16 08:46:00
-
体壮大了“雷锋”队伍,让“雷锋”更全能,更专业,更“自由”。社会需要爱,每一点爱都是正能。志愿服务不一定如英雄,那样轰轰烈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好人好事不嫌小,能做的尽量去做。在闲暇时期,去陪伴孤寡独居老人,给他们整理礼物,打扫卫生,陪他们聊聊天,谈谈心;...
2013.03.13 13:04:00
-
更是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作为一种社交礼仪,“送礼”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这被视为送礼的最高境界。但一旦“送礼”背离了礼仪的本意,变成一种利益的交换,“送礼”就变成了一种“问题”。现实语境下...
2013.07.15 09:07:00
-
口,以及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对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这种浪费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在先贤看来,远道而来的关心比带着利益的“问候”温暖得多。正因如此,历史上才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毫无利益纠葛的“生死...
2013.09.23 08:52:00
-
过年同样热闹温馨。一家人动手做年夜饭,能吃多少做多少,少点大鱼大肉,既省钱也有利于身体健康;礼尚往来少送点名贵商品、豪华包装,“千里送鹅毛”重在一份情意;少燃放一些烟花爆竹,既减少空气污染,也减少人身伤害。其次,去饭店吃饭也要量力而行,饭店也要做好监督工作,当客人点...
2014.01.13 15:28:00
-
文明委倡导的“三关爱”志愿春风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走向空巢老人、走向留守儿童身边,一句句问候,一股股温暖、一份份薄礼,表达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义。在“邻里守望”的志愿服务中,一杯热茶驱冷漠,一阵寒暄也温馨、文化天地多知音,真...
2014.03.06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