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找的是不是:陆倩  路茜  卢倩        
找到相关结果约17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年纯收入15万元,带动农户20户并指导到户。丁集镇娘庄村丁杰高种植2.4亩日光温室,通过技术指导的精心指导,亩产值达3.5万元。渔沟杨庙村卢前芳36亩辣椒年收入46万元。示范户带动周边辐射户,使他们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跟着科技“齐步走”   通过扎实有效地实施科技入...
    2011.02.10 09:08:00
  2. 与人文渊薮的地位相称的是南京现存数量惊人的地方历史文献。民国时期,南京地方文献的价值就引起了学界和出版界的注意。1946年,著名学者卢前被任命为南京通志馆馆长,在其主持下曾经出版过一套共8册26号的《南京文献》,收入文献60余种,虽然受当时经费与印装技术的影响,导致这套...
    2012.08.08 09:51:00
  3. 号一栋小楼正式成立,此楼也由“青云楼”更名为“征献楼”。该馆的工作人员大多为专家学者、乡贤耆宿,对本土历史人文颇有研究。其中馆长卢前堪称才子,知识渊博,在当时文坛十分活跃。现代词学研究大家唐圭璋那时也是馆中职员。   通志馆从1946年12月初开始公开接受社会各界所藏...
    2013.02.07 10:49:00
  4.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话本小说概论》、《宛春杂著》等。   孙为霆(1902-1966),字雨廷,六合县人,曾任扬州中学初中部主任。与卢前(冀野)、唐圭璋等同为词曲大师吴梅(瞿安)弟子,在中央大学讲授曲学,解放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著有《巴山樵唱》、《壶春乐府》、《老树...
    2014.11.10 11:06:00
  5.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话本小说概论》、《宛春杂著》等。   孙为霆(1902-1966),字雨廷,六合县人,曾任扬州中学初中部主任。与卢前(冀野)、唐圭璋等同为词曲大师吴梅(瞿安)弟子,在中央大学讲授曲学,解放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著有《巴山樵唱》、《壶春乐府》、《老树...
    2014.11.10 11:06:00
  6. 楠木雕刻,宣纸16K线装,光是这些外在的装帧工艺,就显示出这套书的弥足珍贵。这套书的版片更加珍贵,版本源流朱祖谋汇辑《彊村丛书》、卢前辑《饮虹簃所刻曲》,都是旧藏版片。上世纪90年代曾刷印发行,深受广大爱好者珍爱追捧。本世纪初,版片归藏中国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以文物...
    2015.10.23 09:14:00
  7. 834年—1893年)。卢崟同治十年(1871年)中进士,其后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五年(1879年)任云南学政,后主讲南京尊经书院。   卢崟曾孙卢前(1905年—1951年),字冀野,我国著名诗人、学者和教授。   1925年,卢前父亲去世。此时,上有寡母、下有年幼弟妹的卢前,毅然承担起一...
    2016.05.13 08:59:00
  8. 重考据的研究路向影响最大,追随者最多。   “三大家”之外或稍后,涌现出郑振铎、任中敏、孙楷第、黄芝冈、钱南扬、冯沅君、周贻白、卢前、赵景深、王季思、董每戡、郑骞、傅惜华、庄一拂、张庚、张敬、汪经昌、吴晓铃、郭汉城,以及蒋星煜、徐朔方、胡忌等戏剧史家。中国戏剧史...
    2017.07.17 10:46:00
  9. 忘祖训,重印津逮楼所藏之书。甘櫯先生说,大致到了1949年前后,津逮楼藏书开始流散分割,而津逮楼所珍藏之《金石录》,由与甘家有亲戚的卢前等人媒介,流散而走,堪为藏书史上惊心动魄的一段往事。如今位于南京中山南路的甘家大院,已被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但“津逮楼”内已空空...
    2017.08.29 16:40:00
  10. 忘祖训,重印津逮楼所藏之书。甘櫯先生说,大致到了1949年前后,津逮楼藏书开始流散分割,而津逮楼所珍藏之《金石录》,由与甘家有亲戚的卢前等人媒介,流散而走,堪为藏书史上惊心动魄的一段往事。如今位于南京中山南路的甘家大院,已被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但“津逮楼”内已空空...
    2017.08.30 1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