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等等。今天,我们弘扬中华文化,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深刻认识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挖掘和提炼其中的有益思想,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
2009.07.29 13:56:00
-
史实来看,虽然唐朝文化在当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唐朝政府并不故步自封,相反,却以更加开明更加开放的姿态去对待异域文化,并广泛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不仅没有削弱唐文化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反而使其更加博大精深,文化的领先地位更为牢固。
其次,促进了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
2009.08.21 14:08:00
-
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4]因此,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
2009.09.22 16:15:00
-
五千年而不绝,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就不能无视这一传统,就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
2009.11.02 14:19:00
-
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我们要将发掘传统文化优势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快构建文化与文明价值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
2009.11.17 15:36:00
-
意见,但来源于生活,出自于社会,代表着一个群体,不管是粗言、苦药,还是牢骚、怪话,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带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都能为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在信息时代,网络工作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明辨是非、洞察秋毫的千里眼,是化解矛盾、维护民生的好帮手,是...
2009.11.23 16:11:00
-
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利用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失去宝贵文化
源泉和广阔活动平台。当然,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绝不是复古,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陈进玉的总结发言高屋建瓴,画龙点睛。
时间已近中午,大家意犹未尽。但...
2009.12.02 09:53:00
-
个性和自由的倾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因此,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生态伦理学的本土化问题
生态伦理学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理论界开始关注和...
2010.01.15 14:40:00
-
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用以帮助指导当前的伟大革命运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对古代文化的“民主性的精华”要吸收,“封建性的糟粕”要剔除,不能不加区分地兼收并蓄。在革命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
2010.02.24 16:31:00
-
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应全面认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并保持民族性和体现时代性。
专家们指出,《周易》是五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之...
2010.02.25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