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个人身体和心性修炼的钻研。由此,道教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思想转折。
早在汉代道教初创时期,即有追求肉体永固与精神超越两种不同取向的仙学。至南北朝末年,道教从飞丹炼药、度人升天,转向以心性修养为主的超越性升玄。自唐之始,虽然丹药之风达到高潮,但是因服食金丹而死亡...
2009.02.18 14:25:00
-
统,如何以当代人的精神视野表现那一代人的红色青春与理想情怀。事实上创作观念的偏差已然影响到如何处理和把握该类题材的精神向度和审美取向。无庸讳言,当下的某些创作多少存在着以所谓的商业卖点(因其浅薄而无法打动人心,实际并不能转化为成功的卖点)取代价值基点的不良倾向。
...
2009.02.19 10:20:00
-
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追求等,都主要指向社会历史领域,都不只是事实性真理,同时也是价值性真理,体现着科学的、进步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并且具有普适性。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包含普适价值的,后者只是前者中的一部分。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世界观和方法论...
2009.02.20 15:05:00
-
架建构等研究分析了社会变迁及中国现代化问题。
2、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分层的特有机制
对这一论题的探讨,相关研究在理论取向和解释逻辑上呈现出基于不同学术范式背景的差异。学者李强引入国家政策变量分析它对分层机制的作用,认为影响社会分层的具体机制有三个层次...
2009.02.23 10:24:00
-
价值体系,用它来引领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在社会基本制度、社会发展方向、社会生活规范特别是基本规范方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形成和强化共识,使之成为全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要把广大群众时时处处遇到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规范...
2009.02.23 10:39:00
-
帮助低收入者的公共政策取向,关系到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什么方式帮助低收入者,拉动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关系到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我国,农民和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在经济明显下滑的时期,针对他们发放消费券和食品券,帮助低收入者和拉动消费“一石 二鸟”的效...
2009.02.23 10:32:00
-
改造客观世界及其成效大小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就很难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会出现思想不纯、认识不清、境界不高的问题,正确改造客观世界也就无从谈起。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根子还是...
2009.03.07 15:31:00
-
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是树立科学权力观的重要...
2009.03.07 15:36:00
-
出了集体主义的崭新内涵。通过对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流派梳理、批判、提炼、升华,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学科体系。从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和学理视野探究政治文明,揭示了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政治文明与政治哲学内在关联,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王...
2009.03.07 19:57:00
-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主旋律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时代的最强音。多样化是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客观反映,是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具体体现。主旋律...
2009.03.08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