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不乏“高大上”的金箔扇面。
陈之佛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工笔画家之一,尤其擅长花鸟。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绘画各个领域都在转变画风,出现了一批表现劳动、建设、英雄、模范主题的作品。但“花鸟画”只有花、鸟、鱼、虫等。因此出现了“把花鸟画开除出国画界”的声音。此...
2014.04.18 08:50:00
-
其中不乏“高大上”的金箔扇面。
陈之佛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工笔画家之一,尤其擅长花鸟。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绘画各个领域都在转变画风,出现了一批表现劳动、建设、英雄、模范主题的作品。但“花鸟画”只有花、鸟、鱼、虫等。因此出现了“把花鸟画开除出国画界”的声音。此...
2014.04.18 08:56:00
-
一团团火光中被摧毁的家园,一把把带血的刺刀,意在突出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英勇神武”……《支那事变画报》真实地记录了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0年日军侵华的所有战况,照片和文章均为当年随军记者拍摄采写,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罪行的物证。近日,泰兴市红色文化博物...
2014.07.09 17:10:00
-
王宛君老人。沈雪梅 张烨摄
日军占领南通城。刊于《支那事变画报》第24集。黄为人供图
“血泪滩”纪念碑 沈雪梅 张烨摄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见未来。”
昨天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本报通过部分历史亲历者和研究者的讲述,揭露当年日本侵...
2014.12.14 09:41:00
-
王宛君老人。沈雪梅 张烨摄
日军占领南通城。刊于《支那事变画报》第24集。黄为人供图
“血泪滩”纪念碑 沈雪梅 张烨摄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见未来。”
昨天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本报通过部分历史亲历者和研究者的讲述,揭露当年日本侵...
2014.12.14 09:41:00
-
张小红回家专门带孩子。带孩子比起上班总算是轻闲的,张小红心底的美术梦又醒了过来。因孩子小,会将颜料四处乱涂,张小红就开动脑筋,改变画画材料,转向买毛线用勾针勾。她将想象的花儿勾在孩子的衣服、发卡、帽子、手套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见了,都很喜欢,张小红就不时地勾点送...
2014.12.25 10:55:00
-
郝寨车站以西)阵地失守。
在日本读卖新闻社出版的《支那事变实记》、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国际写真情报·徐州陷落纪念号》及《支那事变画报》等多种侵华日军炫耀“战绩”的杂志中,郝寨也有多次提及:5月14日午后一时,对徐州一带进行事变以来最大的大轰炸,炮弹如雨。在飞机上...
2015.05.18 10:29:00
-
郝寨车站以西)阵地失守。
在日本读卖新闻社出版的《支那事变实记》、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国际写真情报·徐州陷落纪念号》及《支那事变画报》等多种侵华日军炫耀“战绩”的杂志中,郝寨也有多次提及:5月14日午后一时,对徐州一带进行事变以来最大的大轰炸,炮弹如雨。在飞机上...
2015.05.18 10:29:00
-
郝寨车站以西)阵地失守。
在日本读卖新闻社出版的《支那事变实记》、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国际写真情报·徐州陷落纪念号》及《支那事变画报》等多种侵华日军炫耀“战绩”的杂志中,郝寨也有多次提及:5月14日午后一时,对徐州一带进行事变以来最大的大轰炸,炮弹如雨。在飞机上...
2015.05.19 08:20:00
-
图精细反映上海、苏州两地的毗邻城镇,仅常熟一地,就密密麻麻标了200多个乡镇(含小集镇)地名。地图旁,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出版《支那事变画报》临时增刊(第10辑)(1937年12月22日)封底是一个日本士兵手持带有刺刀的枪站在苏州报恩寺和北寺塔前,虎视眈眈地望着远方。
现场...
2015.08.07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