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在更纯粹的“象牙塔”中接受更严格的训练。
入门阶段是钻研经典文本的专业化、细致化,必须有语文学的专业知识。不掌握经典著作的古典语言,就谈不上对经典的深入研究,这不仅是古典学的通则,而且也是经学的惯例。在古代,没有训诂、考据、音韵等小学功夫的人没有资格研究经学...
2009.07.02 11:18:00
-
选择。虽然梵文在印度和尼泊尔仍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运用这种语言的人已经很少了(在印度只有14000多人),所以梵文与巴利文基本上也属于古典语文。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精通梵文和巴利文并且熟练运用到佛教和印度学研究中,以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于佛教传播中的历史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研...
2009.08.10 11:16:00
-
会殷切地表现出对“中国责任”的高度期待。习惯直挺腰板的美国政要,在危急关头身段柔软了许多,不约而同在多个场合,笑容可掬地引用中国古典语句吹捧中国,一直被西方所拒绝与诟病的“中国模式”也热了起来。在西方,一种“重新定义”中国、调整对华政策的非主流声音也渐渐响亮起来...
2010.04.01 14:32:00
-
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革新。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除传统的“七艺”之外,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和古典语言文化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古代希腊的体育传统为依据,主张通过一般体育和军事锻炼发展学生的体格。另外,他们一方面仍然主张进行虔...
2013.10.31 09:09:00
-
手资料,梳理了早期西方语义学史的来龙去脉。19世纪20年代,德国莱斯格依据康德的人类纯粹理性,基于哲学或逻辑取向和历史取向,首创了“古典语意学”这门新学科。19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布雷阿尔以心理学思潮为背景,凸显揭示语言心智规律的取向,再造为“心智语义学”。到1900年,...
2014.07.25 09:29:00
-
及现实需求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本文拟对此发表一点个人浅见。
在西方,作为一门学科的“古典学”是在18世纪后期建立起来的。起初是以古典语文学作为其基础和核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对其语法、词汇、方言、格律等方面的训练;二是文献学,包括对...
2015.04.18 08:17:00
-
典元素,而且还举办了与论文研讨配套的艺术展览;“当代亚洲和亚裔美国人的古典接受史”议题讨论了当代中国人以及越南裔、印度裔美国人对古典语言符号的借用与重塑,美国社会不同族裔共存这一现实深刻影响了古典学者的问题意识。
本次会议还重点关注了古典学的当代挑战。由美国古典...
2020.03.16 08:58:00
-
典元素,而且还举办了与论文研讨配套的艺术展览;“当代亚洲和亚裔美国人的古典接受史”议题讨论了当代中国人以及越南裔、印度裔美国人对古典语言符号的借用与重塑,美国社会不同族裔共存这一现实深刻影响了古典学者的问题意识。
本次会议还重点关注了古典学的当代挑战。由美国古典...
2020.03.16 08:58:00
-
力。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古典文献专业等学科建设,通过协同创新推进“新文科”建设,利用好“中国古典学”等研究平台和“古典语文学”等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加强人文基础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加强古籍学科专业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进一步构建完善古籍人才培养体系,聚...
2022.06.06 10:21:00
-
力。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古典文献专业等学科建设,通过协同创新推进“新文科”建设,利用好“中国古典学”等研究平台和“古典语文学”等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加强人文基础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加强古籍学科专业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进一步构建完善古籍人才培养体系,聚...
2022.06.06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