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成了壮年、慢慢变老,身后是一群群纯朴百姓守望和依恋的目光。他把医生的内涵遒劲地镌刻在黄土地上。
在跟着陈宏如学习的赤脚医生古秀花眼里,陈宏如不只是做手术、查房,晚上走山路出诊,还帮病人抠大便,只要是病人提出来的,他都能满足。有一位肺心病病人,遇上不适,就让...
2010.10.13 15:12:00
-
族音乐,村民面带微笑、三五成群的走进大院。大院中央摆了三张乒乓球桌,5个年轻人在红色的纸张上如意挥毫:民族团结万年春,祖国山河千古秀;祝四季平安如意,贺新春富贵吉祥。村民刘文凤拿到春联后,喜笑颜开的说:“在快过年时大学生村官来为我们写春联,真的很开心。这新年的热...
2013.01.23 18:04:00
-
会,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拿着自己亲手书写的春联,开始了挨家挨户送春联的活动。“风和千树茂,雨润百花香”、“日月一时新,江山千古秀”、“财源通四海,春色满人间”……一幅幅引人赞叹的春联被一一送到了人们的手中,居民们喜气洋洋地手持春联,啧啧赞叹:“这么小的孩子...
2013.02.08 12:15:00
-
在姑苏区留园街道玻纤路社区,热心助人的黄惠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地帮助社区82岁的空巢老人古秀珠已经成为街坊邻居举手称道的一件事。
家住莲花斗14号的古秀珠老人已经82岁,子女都在外地工作,2001年古秀珠老伴去世之后,古秀珠就成了名空巢老人,以前总是老伴烧菜煮饭,古...
2013.02.19 20:52:00
-
散套针、施针和虚实针法及混色绣制技艺,将原作逼真地再现于刺绣作品之中,具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省非遗传承人吴晓平是扬绣仿古秀、写意绣的代表人物之一。此次她参评作品《荷塘远眺》、《鸡履图》等均以优秀字画为蓝本,将古朴诗意与趣味性相结合。刺绣《鸡履图》原作为...
2014.10.21 10:40:00
-
告诉记者,二十四桥组印凸现的是“汉韵”基调,“每一个桥名印下来,所展示的篆刻风格都有寓意。”比如,“通泗桥”印,拟晋汉砖文,苍茫古秀,斑驳自然;“开明桥”和“太平桥”印,拟汉印中之鸟蟲篆,抽象的画意和盘曲流畅的线条巧妙融合在一起。
篆刻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在...
2015.01.16 08:40:00
-
告诉记者,二十四桥组印凸现的是“汉韵”基调,“每一个桥名印下来,所展示的篆刻风格都有寓意。”比如,“通泗桥”印,拟晋汉砖文,苍茫古秀,斑驳自然;“开明桥”和“太平桥”印,拟汉印中之鸟蟲篆,抽象的画意和盘曲流畅的线条巧妙融合在一起。
篆刻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在...
2015.01.16 09:40:00
-
告诉记者,二十四桥组印凸现的是“汉韵”基调,“每一个桥名印下来,所展示的篆刻风格都有寓意。”比如,“通泗桥”印,拟晋汉砖文,苍茫古秀,斑驳自然;“开明桥”和“太平桥”印,拟汉印中之鸟蟲篆,抽象的画意和盘曲流畅的线条巧妙融合在一起。
篆刻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在...
2015.01.16 09:40:00
-
宪一直推崇以书入画,其书法功底颇让人称道。此次展出他就带来了十多幅书法作品。观这些书法作品,劲健雄迈、颖异秀拔,给人以英气焕发、古秀沉凝之感,其画家灵气的浸润,使书法风神迥异。
此次展览遴选了张友宪教授早期、近期的中国画和书法作品,将早期佳作和近期创意荟萃一...
2015.04.13 10:27:00
-
3.王珣伯远帖
身份证:纸本纵25.1厘米,横17.2厘米
特点:失而复得的珍宝
《伯远帖》是一封问候友人病况的书信。书法痩劲古秀,是迄今为止晋人墨迹中惟一署有名款的真迹,备受世人珍视。
此帖宋代入徽宗宣和御府。明代,董其昌在京城获观此帖,于后隔水题跋称:...
2015.09.09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