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条,用时0.06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同,因此所关注的层面与发现的规律亦不同。在器物制造方面,西方科学的定量化比中国古代科学更精确、更清晰,在经验层面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而在生命的整体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科学则更有智慧。其合理性与有效性是无可否认的,不仅国人有目共睹,而且已获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承认...
    2009.12.17 15:22:00
  2. 到上面的要求,需要我们更新调研方法,提高调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我们以往的调研实践运用更多的是经验方法,调研的精确性不够,可重复性可检验性也弱,这是科学化不足的一个体现。提高调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应该发扬传统调研方法,借鉴现代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推进调研工...
    2013.09.03 15:33:00
  3. 实证研究有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可提供科学、精确的解释,有效地描述并解释各种社会事实,而不仅仅是表达主观性的、缺乏证据和可检验性的论述,从而有利于人们把握普遍性、客观性的规律。   二、实证研究的局限   实证研究作为一种搜集和处理社会信息的研究范式,在现代...
    2014.04.14 09:05:00
  4. 品清点查对制度,航天工程领域的销项作业法,都是典型的清单式管理方法,它们对确保手术圆满和发射成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四,可检验性强。监管是管理活动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管理目标实现的必要保障手段。但是监管活动对任务的可检验性依赖程度非常大,抽象化、模糊化的管理...
    2014.08.01 09:02:00
  5. 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等为内容构成的。它是一种概念化、逻辑化、精确化、系统化的世界图景,具有内容的规律性、解释的普遍性、描述的可检验性以及理论的可预见性等特征。   科学及其建构的世界图景,主要不是诉诸人的感性直观,而是诉诸人的理性思维。人是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
    2015.01.19 08:11:00
  6. 或文明传统,必然会逐渐走向消亡。   第二,创新要强调批判与超越。这不仅是源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性和逻辑性,更因为它的复杂性和不可检验性。事实上,这种复杂性和不可检验性,或者说不确定性,正是造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壮大的深厚土壤。不确定条件下的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在追求...
    2017.05.02 14:56:00
  7. 文化之所以难以融合,主要是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同的方法论平台之上。自然科学之所以能够一路高歌,主要由于其主体间性、可解释性、可预测性、可检验性等,而人文学科则通常缺少这些特征。自然科学的这些特征建立于经验化、数据化和逻辑化的基础上,不同自然科学学科之间虽然存在不同研究视角...
    2018.09.11 09:53:00
  8. 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从中找出带规律的东西;第二,对可重复可检验的不懈追求,坚持只有经过检验的东西才能成为确定性的知识即科学知识,可检验性是科学与非科学区别的基本标志,即一个陈述加上某些初始条件可以推演出一个或更多的推断,而这些推断可与观察、实验的结果相比较;第三,...
    2019.05.11 13:14:00
  9. 讨论激烈是一种常态。   用实践验真知,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苏州大学思政课通过“田野调查法”将大道理变得可感知、有说服力、有可检验性。在常熟市蒋巷村,同学们参观蒋巷村史馆、江南农家民俗馆、蒋巷生态园、村民新家园,听村支书常德盛讲述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从贫困村变成先...
    2019.10.15 09:10:00
  10. 视觉传播研究之中的定量与定性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讲究科学规范,其中数据搜集与验证、实验过程与结果表达等方面都要求遵循研究标准,强调可检验性和方法的可重复性;视觉文化研究以话语诠释方法为主,除了概念、范畴与逻辑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之外,一般情况下,其研究的规范标准并不突...
    2024.02.08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