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一情况包括两方面,一是这些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面有多大,提升为法律规范的迫切性如何。二是法律资源支持的可能性问题,即要选择有必要的且法律能够切实执行的行为规范,从道德层面提升为法律层面。
法律治理向道德治理的转变。理解和把握法律治理向道德...
2013.07.09 08:52:00
-
社会矛盾有着明显的助推作用;网络上所显现的社会矛盾有着明显的放大效应;网络对缓解社会矛盾有积极功能。
8.对中国中近期社会动荡可能性问题的分析。从政府应对社会矛盾问题的能力、民众的基本态度以及民族传统的影响来看,中国中近期发生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9.对有...
2016.06.27 08:39:00
-
在欧洲中古社会,纳税人与教会学者对赋税问题进行了大量讨论。中古初期,日耳曼各族民主意识强烈,国王和他的咨询机构必须思考征税的可能性问题。后来随着贵族会议的形成和议会政治的确立,赋税问题被纳入会议讨论并逐步推向深入。这种讨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主要是纳税人...
2016.10.13 08:33:00
-
是“经济—伦理类型”。建构小康时代理想类型需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谋利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问题,二是谋利的合理性问题,三是积累的可能性问题。与此相对应,需要不可缺少的三大伦理要素——勤、俭、义。“勤”创造财富,“俭”积累财富,“义”赋予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以合理性...
2017.04.27 08:52:00
-
是“经济—伦理类型”。建构小康时代理想类型需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谋利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问题,二是谋利的合理性问题,三是积累的可能性问题。与此相对应,需要不可缺少的三大伦理要素——勤、俭、义。“勤”创造财富,“俭”积累财富,“义”赋予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以合理性...
2017.04.27 08:57:00
-
是“经济—伦理类型”。建构小康时代理想类型需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谋利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问题,二是谋利的合理性问题,三是积累的可能性问题。与此相对应,需要不可缺少的三大伦理要素——勤、俭、义。“勤”创造财富,“俭”积累财富,“义”赋予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以合理性...
2017.04.27 09:15:00
-
是“经济—伦理类型”。建构小康时代理想类型需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谋利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问题,二是谋利的合理性问题,三是积累的可能性问题。与此相对应,需要不可缺少的三大伦理要素——勤、俭、义。“勤”创造财富,“俭”积累财富,“义”赋予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以合理性...
2017.04.27 09:15:00
-
是“经济—伦理类型”。建构小康时代理想类型需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谋利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问题,二是谋利的合理性问题,三是积累的可能性问题。与此相对应,需要不可缺少的三大伦理要素——勤、俭、义。“勤”创造财富,“俭”积累财富,“义”赋予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以合理性...
2017.04.27 09:15:00
-
中国与世界互融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中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一个难题始终纠缠在国人的心头——那就是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问题。中西哲学思想有会通的可能吗?如果有,这个会通的交汇点又在哪里呢?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西方的实践...
2017.08.21 09:58:00
-
人“要表现的事情本身是同一东西”。然而,尽管存在着这样的理论亲缘关系,胡塞尔在其著作中却几乎没有提到过黑格尔,而是直接回到了认识可能性问题在近代的开端——笛卡尔,并以笛卡尔直接、明晰的“我思故我在”为基点,建立起整个现象学系统,这是值得玩味的。
当胡塞尔决心创立一...
2018.09.0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