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华吟诵学会、首都师范大学与扬州亲近母语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华吟诵周11月11日—14日在北京开幕。著名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徐健顺等出席开幕式。
专家们在肯定吟诵作为中华文化遗产和中国式读书法巨大价值的同时,指出吟...
2011.11.16 11:30:00
-
平仄对仗之美,就可流传后世。说格律诗是“戴着镣铐跳舞”,但如果运用得好,“镣铐”就可变成“红绸”、“长袖”。从这个角度看,如当代词家叶嘉莹所言:作好新体诗比作好旧体诗难。
要提高当代诗词的创作水平,需要进一步回归教育。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
2012.04.16 10:06:00
-
方周末资料图)
读木心的东西,我常常为他的审美直觉和连珠妙语而击节,但有时也为这些妙语缺乏一个较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叹息。
继叶嘉莹的听课笔记将我们领进顾随先生六十年前的课堂之后,由陈丹青整理的听课笔记(《1989-1994文学回忆录》)也出版了,这使我们可以从容领略另...
2013.04.17 14:39:00
-
的书稿,多为余一鳌手抄真迹,十分珍贵,对研究余一鳌有重要价值。而今,周琪树又将刻有余一鳌亲友诗文的书版捐赠了出来。
捐赠缘起叶嘉莹
上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90岁的著名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表示,将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
2014.06.26 14:35:00
-
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明清散文等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让孩子了解古人的审美感受、生活方式和喜怒哀乐。值得一提的是,百家讲坛学者和诗词大师叶嘉莹的得意弟子等,也加入到了阮夕清的国文课程设计中。“已有20多人报名,很多家长也感兴趣,要求参加”,阮夕清说。(转自中国江苏网)...
2015.01.04 14:36:00
-
史识哲思与诗意”为主题的“2015文化中国讲坛”春季讲座近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北京横山书院联合主办。
讲坛举办期间,叶嘉莹等多名学者做了主题讲座,社会各界热爱国学、热心公益人士及嘉宾约600余人参加了这一文化盛典。据悉,“2015文化中国讲坛”以道德建设为重...
2015.03.18 16:15:00
-
神是女祭司、女战士、女王那一类型,荡心侈目,刿心怵目;永井荷风笔下纤柔忍从的艺妓却只是背阴独坐,无常,无望,无告,却更令人销魂。叶嘉莹先生杜撰了一个的术语“弱德之美”,正好拿来形容荷风心仪的那款阴柔的女子。
3
夜晚都是谈情的圣手,白天则是闲逛者的角色,永井...
2015.03.31 14:15:00
-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
2015.05.19 09:02:00
-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
2015.05.19 09:02:00
-
她曾经的过往。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写诗,我写诗的动力的什么?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困惑了很久。”席慕蓉说。与南开大学叶嘉莹老师的谈话中,她找到了答案。
“读诗和写诗是不能勉强的,它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是自我感情在字里行间的流淌。”席慕蓉说。她认为诗歌...
2015.08.17 1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