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67条,用时0.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 “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的思潮,认为只有西方文化中的理念具有“共通价值”(universal value)的意义,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共通价值”的意义,或者说甚少“共通价值”的意义,或者说非西方的民族文化只有作为一种博物馆中展品被欣赏的价值。我们还可...
    2009.05.04 10:48:00
  2. 阻止老艺人享受现代工业技术带来的便利,也不能为了保护传统习俗而强迫部分人仍然生活在原始状态。如果不顾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不考虑各民族的目标与选择,采取强硬手段“保护”所谓的“文化多样性”,其结果不但不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还会使其静态化、孤立化甚至催生假文化。比如...
    2009.05.15 10:06:00
  3. 包括不同文明之间横向上的借鉴、吸收和融合。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各民族的历史正逐渐成为“世界历史”,人类面对的许多挑战超越了国界的限制,都需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从而需要确立一些超越国家、民族和社会制...
    2009.05.27 15:16:00
  4. 融的绝好范例。   第三,汉民族周边少数民族的音乐,为中国音乐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自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各民族的歌曲音乐即开始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前秦大将吕光将灿烂瑰丽的龟兹乐舞带到中原,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次...
    2009.06.05 10:15:00
  5. 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践证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有利于各民族的大团结和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3.中国决不能搞“三权分立”   谈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会有人拿它同西方的“三权分立...
    2009.06.05 10:25:00
  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族称是什么,对于这些,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搞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力量对民族成分、名称进行辨别,这就是民族识别。经过努力,科学地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
    2009.06.08 11:29:00
  7. 度下,更多的却是民族间的压迫和剥削,民族间的交往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是不容粉饰的事实。”杨建新指出:“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各民族的剥削阶级基本上在各民族的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民族关系上,当然也要反映各民族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说,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只能建立在民...
    2009.07.10 14:45:00
  8. 决定》)。《决定》指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这五大关系中的第二个关系是民族关系,可见,民族关系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决定》...
    2009.07.10 14:52:00
  9. 度自信更增强、更坚定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必将进一步巩固,各种形式的分裂活动必将归于失败,中华民族凝聚力必将进一步增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必将成为现实。...
    2009.07.16 15:40:00
  10. 回旋的余地很大,便于将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加以吸纳与整合,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   自从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生存、繁育。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
    2009.07.17 09:5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