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可投射于中国现实的内涵便更加意味深长。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恩格斯首先指出,人们对黑格尔的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存在严重误读,黑格尔无意于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他认为:“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
2013.08.30 09:12:00
-
力形成一种民族的或国家的价值观认同。马克思早年在为《科隆日报》写的一篇社论中指出:“实际上,国家的真正的‘公共教育’就在于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公共的存在。国家本身教育自己成员的办法是: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普遍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合乎道德的意向,把...
2014.07.19 09:55:00
-
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在讴歌高尚的同时却越来越开始怀疑和反思它的价值或意义有多少。
一个社会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撑,但是在合乎道德和合乎理性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相比于不顾实际、不计后果的舍己救人,见义智为、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的见义勇为才更加人性。可以说,不提倡无谓的牺牲...
2014.10.30 14:24:00
-
范。
互联网治理只有走法治化道路,才能寻求网络信息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而法治化的要义首先在于,治理者的权力必须有法律根据并合乎理性,依法为权力划界确保了网民的权利与自由。一位哲学家说过,“不为法律所承认的权力较之法律授予的更大权力还要危险……法定的权力,即使很...
2015.01.15 13:11:00
-
本身的力量。马克思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解放了历史和现实,以生存论的方式展开了对人的生存的真实关照。另一方则凸显了历史性与现实性中的合乎理性的要素,并指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相似性,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理性的内涵,这一理性是某种先验的理性,还是历史的、生成性...
2015.01.28 14:55:00
-
是实行良好的国民教育的保障。马克思早在《莱茵报》时期就曾指出,国家具有“公共教育”的职能,“国家的真正的‘公共教育’就在于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公共的存在”。马克思反对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封建专制国家,认为真正的民主制国家是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存在”,是保障公民主体地位、培...
2015.04.01 14:30:00
-
是实行良好的国民教育的保障。马克思早在《莱茵报》时期就曾指出,国家具有“公共教育”的职能,“国家的真正的‘公共教育’就在于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公共的存在”。马克思反对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封建专制国家,认为真正的民主制国家是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存在”,是保障公民主体地位、培...
2015.04.01 16:52:00
-
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动态整合达致和谐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和谐是指自然界的合规律和合乎理性,进而将其延伸到社会领域,和谐的根本就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西方哲学家认为,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在马克...
2015.07.15 09:38:00
-
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动态整合达致和谐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和谐是指自然界的合规律和合乎理性,进而将其延伸到社会领域,和谐的根本就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西方哲学家认为,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在马克...
2015.07.16 11:59:00
-
奏,可不就是导致景点摩肩接踵、文明直线下降、游得闹心、走得揪心、回头烦心吗?那高企的票价只不过是人们吐槽的一个端口而已,至于是否合乎理性,恐怕真没人去仔细掂量则个。其实,航空、客运都有个高峰期与平淡期的票价浮动机制,旅游景点根据供求关系而调票价,有何不可呢?
《...
2015.10.08 0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