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蔡邕有书万卷,汉末载数车与王粲。”王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因获罪而被曹丕所杀。鉴于王粲后继无人,族兄王凯之子王叶被过继给王粲作为后嗣。蔡邕所赠图书自然归王叶所有,而王叶的儿子是魏晋著名玄学家王弼,王弼从小在藏书丰富的家庭中长大,藏书中自然有蔡邕所赠数车书,足有几千...
2009.04.07 15:22:00
-
在武王、成王期间,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统治的需要,在周公的建议下,两次实行分封制。
周成王的大臣熊绎,因“举文、武勤劳之后嗣,因此被封于楚蛮,自此楚国诞生,熊绎成为楚国第一代国君。随着周王室逐渐式微,楚国势渐强,从楚国第17位国君熊通自立为楚武王开始,楚国...
2012.09.13 16:15:00
-
则。《礼记·曲礼》中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儒家认为礼具有重大意义,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礼是立国的根本,所谓“礼,国之干也”;也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所谓“礼,人之干也。”礼不仅体现为外在的礼仪,更要求人们从...
2013.07.18 08:41:00
-
院,用中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孟河医派最早可追溯到两晋时期,到清末民国时,发展鼎盛,是我国今朝保存最完好、各科齐全、嫡传后学后嗣人数最多的中医门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现有孟河医派传人1306人,常武地区有孟河医派传人329人。有8位医家先后成为“御医”。 (...
2013.11.30 09:57:00
-
期以薛明剑为代表的一批实业家外举兴邦、内泽乡里,建国后以薛暮桥、孙冶方、薛禹群、薛禹胜等为代表的族人更是各领风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礼社薛氏宗谱》不仅具有敦宗睦族、教化后嗣的宗谱固有价值,更具江南地方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研究参考的文献价值。...
2014.02.14 09:34:00
-
帝一人决断。为了防止后人再设丞相,他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明太祖废除丞相,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秦汉以来的丞相...
2014.04.01 08:56:00
-
不能逾越法律。朱元璋在反腐过程中,凭一时之怒,“法外加刑”,任意滥杀达数万千计,他自己也觉得过分,晚年曾找理由加以开脱,表示“以后嗣君统理天下,止守《律》与《大诰》”。当然在皇权至上的制度下,这属于空话。
人治时代,百姓痛恨官员腐败,寄望于反腐强人的出现,朱...
2014.05.28 09:11:00
-
今仍大行其道。体现在婚嫁和姓氏身份上,绝对多数女性必须出嫁,很多男子入赘还需改姓,绝对多数子女随父姓,大众观念中孩子身份属于父系后嗣。凡此种种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尤甚。这些传统现象导致占我国人口多数的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性别比出现严重不平衡,极大影响了经济...
2014.08.11 14:42:00
-
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
2014.09.24 08:02:00
-
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
2014.09.24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