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08条,用时0.04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统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宗仰他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民权的见解,二千年以前,已经早想到了。...
    2009.03.09 15:13:00
  2. 礼运》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宣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等,史上新兴阶级在为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制度而发起的革命斗争(战争)中形成的“英雄诗篇”——古希腊《荷马史诗》...
    2009.07.27 11:10:00
  3. 系是共容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会越来越强。与西方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强调“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与西方君权神授的思想不同,人民的利益是政治的目标,群众的意见是政治决策过程的依据,有这种政...
    2009.08.05 17:06:00
  4. 转变。   对于农民的政治态度,实质上有“民本”和“民主”之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有鲜明的“民本”资源,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又有“民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但是,这只能说他们认识到了“民”的重要性。这种思想离开“民主”思想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在一个...
    2009.08.05 17:09:00
  5. 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
    2010.01.14 14:25:00
  6. ”这是道德的基础;三是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四是刚健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五是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扳着指头缓缓地说,话语里浸透着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深刻理解。温家宝尤其强调了道德问题。他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各种...
    2010.02.02 08:54:00
  7. 政,以德治国。他们从“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信念出发,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敬德保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经济领域,他们主张“民有恒产”,“使民以时”,“顺民之欲,富民而治”,主...
    2010.03.15 10:57:00
  8. 太多个体权利与尊严遭遇损害,我觉得,孤立地诉求个体幸福的行为,真的很有些无聊与无趣。   春秋时孟子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而,几千年的历史烟云,仍然驱散不尽传统的“大国小民”思想。但是,现在到了春节,我又觉得更应强调个体幸福的意义。因为这个节日...
    2011.02.01 08:34:00
  9. 事实证明有。随着我们国家强大,随着对外宣传增强,我们这些理念也会走向世界。我们的哲学,中庸、社会和谐,我们以民为本,社稷为重,君为轻,我们对自己的心灵安慰不周到吗?精神生活不丰富吗?从这些方面来创造中国文化的制高点,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我们中国也可以成为文...
    2012.11.23 09:42:00
  10. 众的真心拥戴,就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都是民本思想。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对群众充满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
    2013.03.18 19:1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