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21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周易?序卦》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礼义能够使君臣、父子、夫妇恰如其分地处于各自的位置,也就是孔子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因此,礼确定了不同社会成员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地位,也强化了不同人群的等级阶层意识,从而自觉地...
    2009.04.09 13:58:00
  2. “姓名”合一的趋势。   按照传统观念,姓氏代表的是家族、宗亲、血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共姓至上的群体原则,传统社会形成了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姓与祖宗、群体密切相联,只有那些不孝子孙或被宗族除名出族的人才会改变自己的姓氏。一个人即使对家族再不满,...
    2009.07.27 11:10:00
  3. 施“本土化”战略最成功的企业,它颠覆了 中国餐饮行业的运营理念,其发展历程浓缩了中国餐饮业态的历史嬗变。《肯德基:中国式进化》(卞君君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完整介绍了肯德基中国的发展历程,将肯德基放在中国这一大背景中,剖析其成功之道。   美国快餐巨头卖中餐   肯德基...
    2009.09.08 21:39:00
  4. 口的句子,不禁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古风雅韵吗?然而,仔细一看,内容却完全没有了老《三字经》的“君君臣臣”,取而代之的是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道德箴言。   这些琅琅上口的三字诀出自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创作的《新三字经》。11月7日,高占...
    2009.11.17 15:30:00
  5. 之于父子,朋友也可以譬之于兄弟。这样,家庭道德推之于家族、社会组织、国家政府机构等,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便建立起来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社会道德秩序正是这样一种思路的产物。   孔子认为,把这种“邦国和谐”的道德进一步推广,...
    2010.05.14 10:04:00
  6. 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需要规范来调整和约束人的行为。   孔子试图在两者间取中,孔子讲究“天理”,讲究“自觉”,最后留下一堆君君臣臣的教条,无法适应变化的社会、变化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老子说回归自然,但老子没有观察到其实人的欲望是野马,自己控制自己是不可能的...
    2010.06.04 08:40:00
  7. 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今年暑期,该校专门抽调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从适合孩子身心成长的角度出发,采取现代眼光,剔除了与时代不相符合的“君君臣臣”等封建主义的糟粕,选取其中最精华、最朗朗上口的部分,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编制了一套国学校本教材。   这套教材在内容...
    2010.10.29 17:16:00
  8. 侯国与整个“天下”格局的意识形态基础。它揭露,大盗不仅能够盗财物,而且能够盗国家权力,能够盗用维持权力运作的仁义道德、修齐治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套。他帮助你明白孔孟圣人的一套大道理,可以为善所用,也可以为恶所用,可以为真所用,也可以为伪所用。它打掉你的精神...
    2011.01.27 07:48:00
  9. 义或宫廷政变所摧毁、所颠覆。权力受挫、权力败亡的教训也是值得总结的。所以儒家致力于构建一套修齐治平的理念体系直到道德规范,去确定君君臣臣的道理。他们断言,君符合某种道德要求了,臣也符合某种道德要求了,就可以天下太平,权力就可以运作顺畅,这叫做邦有道。相反的情况...
    2011.01.28 08:12:00
  10. 他更着重的是士人个人的精神与生命救赎,而不是御民上的丰功伟绩。请看,盗亦有道,那么道亦有盗——即满口仁义道德的大人先生,满腹经纶的君君臣臣们,也有这样的那样的一肚子男盗女娼。所以,庄子对儒家学说说:“我不相信。”   他转而教给你一点终其天年之术,槁木死灰之术,在大臭...
    2011.01.30 08:3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