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的权力观。
一、正确理解人民赋予的权力
政治意义上的权力是与执政党和政府存在密切关系的。我们知道,西方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就权力的性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做了大量的探讨,其中以洛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最有著名。在实践上,以近代美国建立三权分立...
2009.03.07 15:36:00
-
五条》)、《五一六通知》、《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等。
陈伯达在理论研究工作中,最初是独立存在的。新启蒙运动是文化思想上的一场自由与民主的运动,在当时颇有影响,陈伯达是这一运动的发起人,他把自己所写的一系列关于新启蒙运动的论文编成一本文...
2009.03.09 15:39:00
-
新启蒙运动又称“新五四运动”、“第二次新文化运动”,是由进步文化人士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发起的、以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为特色的思想文化运动。它以“继承五四,超越五四”相号召,试图突破“五四”启蒙的历史局限,促成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只是由于日寇侵华战争及其他因...
2009.03.09 15:36:00
-
五四也是一个伟大的“未完成”。它的伟大在于给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开了个头,而它的未完成也是因为它仅仅只是开了个头。只靠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还要有社会体制的革新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五四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让我们去创造,而我们既要还前人应...
2009.04.27 10:01:00
-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回到它。它需要通过认真对待科学和已经发生的变革的社会来更新自己。前现代传统要对后现代有所裨益,就必须批判地吸收启蒙运动的积极方面,比如对个体权利的关注和尊重。”科布的这段话,对我们应该说是很有教益的。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晚年常常提出一些新奇的看法...
2009.05.04 10:48:00
-
人物和革命派人物,如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他支持中国的启蒙运动,也同样反对儒学的说教。黄敏兰提出,“梁启超直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郑东艳也论述了梁启超在五四运动中的主要贡献:监督政府、游...
2009.05.04 10:46:00
-
》,都代表了对五四运动的再思考。
其中,李泽厚先生“救亡压倒启蒙”的观点,更引发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史问题的深入讨论。比如说:启蒙运动与现代建国运动、特别是人民民主的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以人民民主的方式建立平等的国民认同,这是否也是启蒙的目标?如此等等。
...
2009.05.05 10:43:00
-
某些伦理方面的问题。
在斯密相继出版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前后,正值西方世界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当时,欧洲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已经结束,整个社会处于重构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之中。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观逐渐成为社会风潮,这被马克斯·韦伯称为“资本主义精神”...
2009.06.22 10:37:00
-
样功绩彪炳。古希腊哲学所确立的纯粹理论态度与理性主义精神奠定了西方文明的根基。近代笛卡尔、康德等人所奠定的主体性哲学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等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支持。在现代哲学中,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对现代性的反思推动了西方人对自身文明的深入反省,罗尔斯、诺...
2009.06.22 10:37:00
-
着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理论的论述,奠定了西方法治思想的大致走向。在近代西方社会所进行的全面又意义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中,“法治”理论已经犹如磐石般成为主流法学学派的基本认识,也就是说在西方社会即使到了现代,几乎所有的法学派的理论实际上都是在对这...
2009.07.08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