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度分析的目标。李红涛、杨蕊馨从数字记忆的现实出发,提出应弱化“媒介作为记忆机构”的传统观念,将个人带回记忆研究的理论和经验视野。吴世文等提出中国网络共享观念史既是互联网历史的研究命题,也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传播学的可能。潘霁从空间理论出发,提出将身体...
2023.01.09 11:14:00
-
度分析的目标。李红涛、杨蕊馨从数字记忆的现实出发,提出应弱化“媒介作为记忆机构”的传统观念,将个人带回记忆研究的理论和经验视野。吴世文等提出中国网络共享观念史既是互联网历史的研究命题,也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传播学的可能。潘霁从空间理论出发,提出将身体...
2023.01.09 11:14:00
-
编者按 “网络红人”是近 20 多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网红如何获得名声(“成名”),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吴世文教授和博士生杨小雅、硕士生冯铭钰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12期刊文,以名人理论为视角,借助微观史研究的方法,聚焦普通人的网络成名之路及其历...
2024.01.16 11:21:00
-
志”公号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nzK7vLWTMRN8L6EgXkdfQ。)
【作者简介】杨小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吴世文(通讯作者),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2024.08.27 12:02:00
-
国互联网生态发展三者共同推动和相互影响。他们认为,微博已经从一个供公众讨论的在线空间转变为一个具有营销、广告和娱乐用途的平台。
吴世文(2022)等人聚焦从社会记忆视角“管窥”中国互联网历史,侧重探究中国互联网的社会史,强调从使用与网民记忆的视角,自下而上地书写中国...
2023.01.03 15:33:00
-
参与性的纪念空间,李红涛等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的互动式线上纪念活动为个案,研究这一线上空间生成所依循的记忆生产逻辑。吴世文等关注到了消逝的中国网站及网友的记忆,探讨了消逝的网站以何种方式被网友记忆等问题。
无论从方法还是理论视角的层面来看,这些对于个...
2023.03.09 10:34:00
-
国传媒的确定性为真实性、专业性、建构性和价值追求。在未来发展中,我们既要颠覆不确定性,又要保持确定性。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世文教授发表题为“书写30年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人物、事件与观念”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通过研究互联网中的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发展轨...
2024.04.23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