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299条,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作出贡献的,人民会在心上筑起永远的丰碑。   读史让人明志。在杭嘉湖平原上,有一条似乎已经被人遗忘的河流,叫国界河。相传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以这条河为界,为了争夺这条小河,两国的军队不知多少次在这里厮杀,国界河水一次次被鲜血染红。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
    2009.03.09 15:27:00
  2. 脑袋。《论语》里有一句“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说的就是这段经历。   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吴国。因此,鲁国的君臣把在外流浪了14个年头的孔子请回了家乡。那一年孔子已68岁。这几年流离他乡的人生阅历,使孔子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09.03.16 15:48:00
  3. 论语》不是孔子一生行事的总记录,可能有些话没有收录进去,不能认为《论语》中没有便是假造。过去曾有人因为《左传》中不提孙武,便否认吴国将军、《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存在②,这是同样没有道理的。   (五)《老子》成书在秦汉之际。   老子是春秋末年人,约与孔子同时。...
    2009.04.28 12:55:00
  4. 时期,江河淮济地区又成了位于中原的齐、鲁、晋、郑、曹、卫、宋、陈、蔡、魏、韩等国与南方之楚、吴等国争夺的重点区域。因而,春秋晚期吴国夫差称吴王十年(前486年)时,为北上中原争霸,建成邗沟;击败齐国后,又为与晋定公会盟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南,当时之济水北岸),又于...
    2009.07.08 11:28:00
  5. 晋楚城濮之战时,栾贞子力谏晋文公不要“思小惠而忘大耻”,坚定打败楚国的决心。吴越争霸时,越王勾践正是不忘“会稽之耻”,终于灭掉吴国。战国中期,秦孝公深以“诸侯卑秦”为耻,于是广招贤士,从而有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战国后期,赵武灵王以“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打...
    2009.09.08 13:25:00
  6. 为了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孔子只好违背秉笔直书的史书传统,将此事记载为“天王狩于河阳”,以此维护周天子的尊严。春秋时期,楚国、越国、吴国国王虽然都已经称王,但楚国、吴国国王在初封时都是子爵,所以孔子在《春秋》中记载楚王、吴王仍然称他们为“子”,记载他们的死都是“卒...
    2009.10.10 11:12:00
  7. 飘摇之际,学于民初北洋军阀割据称雄之时,受过科举时代教育之流风余韵,考取清华学校,兼习法文德文。浦薛凤和闻一多、罗隆基、吴泽霖、吴国桢等同班,1921年毕业后留学美国,攻读政治哲学。1926年,留学回国先后执教东陆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浦薛凤...
    2009.11.17 15:43:00
  8. 汉尼拔战争”)爆发了。   一、仇恨 卢浮宫的汉尼拔雕像   人类历史中充满仇恨和报复。中国春秋战国时,就有许多这样的仇恨和报复。吴国和越国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生动的一例。不过,和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仇恨和报复相比,春秋时的中国人要善良和宽容得多。不管是迦太基人还是...
    2009.11.20 14:35:00
  9. 前202年),刘邦平楚,次年封刘贾为荆王,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汉高帝十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今扬州市),东台属吴国,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县,领海安、西溪两镇,西溪之名也始见于此。西溪曾是历史上盐...
    2009.12.11 15:06:00
  10. 圆满成功。”   社区来的青年志愿者为陈洁翻译,大家都激动地鼓掌。陈洁为客人敬茶,她沏的一手好茶,让帕蒂大为赞赏。世博人家村支书吴国香为客人唱起越剧名段《孟丽君》。虽然听不懂,帕蒂也把孩子拉起来,母女三个轻轻地哼着曲调,大家都很开心,也很投缘。   四个孩子几...
    2010.01.26 08:4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