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3条,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中,“二轨”各方认识到,如果东亚地区没有一个稳定的战略性对话机制,那么就可能出现更多的麻烦。   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也是“二轨”对话的见证人,他说,2008年,三国“二轨”均向各自政府建议,将对话提升至“第一轨道”。   最近这几年,中方“二轨”由上...
    2009.07.31 17:08:00
  2. 甚至有些展馆里的内容看了半天也看不懂。   从理论上来讲,世博会作为一个“承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使命的盛会”(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语),关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自然是应该为每个人所理解的,但是,由于当今的科技高度发展,参观者个体之间的文化程度存在差异,有些展览...
    2010.05.13 08:55:00
  3. 相尊重。如果把对方总是看成一个潜在的对手、竞争的对象,那这个对话也很难成功。我想这一条也正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优势的地方。   吴建民(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亨廷顿认为在21世纪,儒家文明会同伊斯兰文明结合起来,同基督教文明相对抗。他这个论断是相当...
    2010.06.03 11:00:00
  4. 办首发式,该书以西方视角讲述南京城市故事,是“中国城记”系列丛书的开篇之作。作为“中国城记”系列丛书总序作者,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在首发式上作了精彩演讲。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胡序建,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皓出席首发式。   ...
    2010.07.19 18:37:00
  5. 温文尔雅的好老师;而在那些充满思辨和深刻理论的著作中,我们认识到的,是一位以赤子之心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富有创见的外交家。      吴建民是怎样的外交家,他又如何看待50年的外交生涯?他的外交理念是什么?8月,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做客山东卫视的“新杏坛”,并...
    2010.09.25 12:01:00
  6.   吴建民(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国际上有种说法,一流国家输出文化,二流国家输出人才,三流国家输出产品。我们不必把这一说法奉为金科玉律。但任何一个在国际上影响大的国家,都会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文化。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应该有几点要注意:首先,不能把中国文化变...
    2010.10.26 10:28:00
  7. 机关干部的学习体会,而他所讲的惊喜就是泰州一个响当当的文化传播平台——《百姓大学堂》。在这个平台上,泰州市民可以和王蒙、余秋雨、吴建民等文化名人“面对面”,就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等各种话题展开讨论。 除了请“外来的和尚”传经送宝,泰州市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高招,就是...
    2010.10.29 15:46:00
  8. 保护等问题举办讲座,免费向市民开放,为市民搭建听名人演讲、看名流风采、与名家对话的平台。目前已举办70多期,先后邀请王蒙、余秋雨、吴建民等专家学者登堂开讲,直接受众近10万人次。我们还将讲座实录通过报纸专版、电视录播、网络视频、社区课堂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让更多市民...
    2012.02.13 16:25:00
  9. 和1964年的中法建交一样,重创美国阵营。   此外,中国还获得了拉美国家的一些支持。当时的外交部翻译,后任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的吴建民解释道:“当时拉美一些国家在争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但是美、苏主导的第一次海洋法会议通过《领海和毗连区公约》,规定各国领海和...
    2012.10.26 18:19:00
  10.   吴建民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
    2013.02.26 15:31:00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