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94条,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卷8《书林司训卷》)他对这种虚伪欺诈深恶痛绝,故全力倡导知行合一,他反对空论,提倡躬行;反对邪说,提倡正心;反对私欲,...
    2009.06.03 16:40:00
  2. 单而“有效”:弄来两块木板,把病人夹在中间,用力一压,就达到了目的——把罗锅压直了。可悲的是,罗锅虽然直了,但病人脊柱折断,一命呜呼。这个笑话听起来有些滑稽,但寓意却很深刻,对我们做好经济工作不无启示: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
    2009.11.02 14:08:00
  3. 保”又是什么意思?《逸周书·和寤解》是周武王灭商前在商郊“明德于众”之作。周武王要收服民心,希望取得广大民众的支持,所以他说:“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难保。”这里的“小人”乃是“平民”、“普通百姓”,而不是指人们惯常意识中的那些“道德低...
    2010.03.01 15:07:00
  4. 不矛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照此调和……诸事皆目,吃饭是纲,酒醉饭饱,纲举目张。”是反讽古今中国的一些饭店现象;《华夏陵园诔》:“呜呼!苍天不许万寿无疆,世上岂有不死之药?……陌路生人共卧陵园,结为永久伙伴;冤家对头相逢泉下,化作和睦邻居。”是咏叹生命与死亡;《...
    2010.11.04 14:52:00
  5. 失忆,12--失儿,13--失散,14--失事或失势,16--失落,17--失妻,18--失爸,19--失舅……这样按谐音去"对号入座",岂不太可怕。    呜呼,如此灰暗的社会心态,实际上是"不自信"的表现,这恐怕已经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潜藏的"慢病"。但愿"十二五"开出的药方,能去除国人对未来...
    2010.11.09 08:24:00
  6. 叫共识、共同利益、共同的规范。在符合自身天性的活动中,他们彼此一致,却不需要结党成伙,这就叫自然而然,纵性放任于天地之中。   呜呼庄子!他抨击那些烦琐苛政、严刑峻法,他抨击当时的为政者扰民乱民、坑害百姓反而得意洋洋、吹嘘叫卖、欺世盗名。他讲的伯乐、陶匠、木匠的...
    2011.01.21 09:12:00
  7. 尚愚、槁木死灰一条路,不知道这样的路同样可以为大盗所用。   太彻底了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太看透了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它敢于否定君王、圣人、仁义、智巧、一切专长、一切教化与文明,问题是,它给自己也给读者究竟能够留下什么呢?   呜呼庄周!哀乎庄周!惜乎庄周!(王蒙)...
    2011.01.27 07:48:00
  8. 贼”的惭愧。但想一想,短促的几十年,世界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改变,上述的一切回忆,已经随风飘散,上述的老北京的面貌,已经不复存在。呜呼北京,你的变化的节奏也太快了,呜呼世界,你怎么能少让人们感觉一点陌生与恐慌、失落与惆怅呢?   我喜欢唱进步歌曲。《跌倒算什么》,...
    2012.04.16 10:13:00
  9. 人来说道说道吧。   毛泽东:我看《明史》最生气   崇祯其人,后人总给以无限的同情,似乎都不偏离张廷玉在《明史》中给他的评价:“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
    2012.04.16 10:15:00
  10. 来老农朴实的山歌   他在辛勤劳作      哗啦啦——   山间的溪水缓缓地流   我踏石渡溪   只见那小鱼儿在水中畅游      呜呼呼——   迎面吹来凉爽的山风   枝叶打着整齐划一的节拍   随风摆动      咕咕咕——   枝头的鸟儿欢叫着   为山里的宁静 ...
    2012.07.20 12:0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哀哉 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