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条,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时期的金文,数量最多,内容也最重要。   首先是周初的武王、成王时期。如利簋记伐纣牧野之战,大保簋记平武庚三监之叛,方鼎、禽簋记周公东征,沫司徒簋记封康叔于卫,何尊记营建洛邑等等,都可与《尚书》《史记》等典籍对照。   其次是西周早期之末的昭王时期。古书所载昭王向江...
    2013.09.11 09:14:00
  2. 破了《大明律》,在实际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大诰》共236条,先后颁发于洪武十八年至二十年间(1385—1387年)。“大诰”之名来自于西周周公东征殷遗民对臣民的训诫《尚书·大诰》。朱元璋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例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大...
    2016.04.18 09:02:00
  3. 破了《大明律》,在实际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大诰》共236条,先后颁发于洪武十八年至二十年间(1385—1387年)。“大诰”之名来自于西周周公东征殷遗民对臣民的训诫《尚书·大诰》。朱元璋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例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大...
    2016.04.18 09:02:00
  4. 威震天下。在上下同心同德的统一意志下,周公率师东征,杀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灭东方五十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周公东征归来之后,恐政务稍有疏漏,愈加勤政,据《史记》记载: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可见周公理政之繁忙辛劳。待周公摄政七年之后,则...
    2017.07.03 09:12:00
  5.   约公元前1045年,武王完成第一次分封后去世不久,西周便爆发了武庚、管叔、蔡叔、霍叔联合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反叛活动。“摄政大臣”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从而稳定了西周的统治。   首先看三叔叛乱的理由。《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
    2017.12.29 09:31:00
  6. 舒服、乘凉的欢乐、情绪放松的惬意,是一种美的享受。《尔雅释诂下》:“休,美也。”《广雅尤韵》:“休,美也,善也。”《诗经》载:“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毛亨传:“休,美也。”孔颖达疏:“遒训为聚,亦坚固之义,故为固也。言使四国之民心坚固也。”周公...
    2018.08.06 09:29:00
  7. 舒服、乘凉的欢乐、情绪放松的惬意,是一种美的享受。《尔雅释诂下》:“休,美也。”《广雅尤韵》:“休,美也,善也。”《诗经》载:“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毛亨传:“休,美也。”孔颖达疏:“遒训为聚,亦坚固之义,故为固也。言使四国之民心坚固也。”周公...
    2018.08.06 09:29:00
  8. 专门用于收藏书契的柜子中进行封存。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周公摄政,“三监”及殷遗民叛乱,流言蜚语满天飞,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东征,平定叛乱,但周成王未知周公之志,故疑之,对周公的出征动机产生怀疑。恰当这时,自然界出现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现象,周成王也为自己的...
    2023.12.12 09:12:00
  9. 率作用实现,体现了严以治官的追求。 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大多坚持严以治官的立场,注重提升官民道德修养。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仿照周公东征时训诫臣民的做法,制定《大诰》,以案例的形式宣传法制,教民习法,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又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科举考《大诰...
    2024.11.20 14:39:00
  10. 任。   周王朝建立后,又出现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在商朝旧地安阳的叛乱,史称“武庚叛乱”,同时又发生了管叔、蔡叔、霍叔“三监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之后,下令将殷商遗民迁到洛邑居住,《尚书》中的《多士》篇,就是周公向殷商遗民发布的迁徙诰令。《多士》开篇写道:“成周...
    2025.01.06 0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