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牢记母亲的“精忠报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只,疑是银河落九天”,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豪放之人。为政者,如周厉王、隋炀帝之流,虽贵为天子,却最终被覆于人民之汪洋;做奸犯科者,如秦桧,人人见而唾之。
近看,历届“中国好人”“道德模范”,他们...
2015.06.24 08:50:00
-
年》,司马光在《十国纪年序》中饱含深情地言道:“道原好著书,志欲笼络宇宙而无所遗,不幸早夭,其成者,《十国纪年》四十二卷,包羲至周厉王《疑年谱》、共和至熙宁《年略谱》各一卷,《资治通鉴外纪》十卷,余皆未成,其成者亦未以传人……期于瞑目然后传。病亟,犹汲汲借人书,...
2016.12.05 09:14:00
-
《诗经·大雅·民劳》篇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相传此诗出自西周大臣召伯虎之手,意在借痛陈民生困苦,来规劝周厉王体恤民意。后经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建构与再造,原本只表示相对安宁之意的“小康”概念,被赋予了丰富多元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内...
2021.07.05 09:37:00
-
《诗经·大雅·民劳》篇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相传此诗出自西周大臣召伯虎之手,意在借痛陈民生困苦,来规劝周厉王体恤民意。后经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建构与再造,原本只表示相对安宁之意的“小康”概念,被赋予了丰富多元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内...
2021.07.05 09:37:00
-
歌》。成汤圣哲英明,因而出现了《诗经·商颂·那》中的颂词。周文王恩德隆盛,这时《周南》中的民歌便反映了人们勤劳而无怨言的精神。但周厉王、周幽王时期政治黑暗,因而《诗经·大雅》里的《板》《荡》等诗便充满了愤怒的情绪;平王东迁后,周室衰微,于是出现了亡国哀痛的《王风...
2021.12.15 10:15:00
-
邵公”的。《后汉书·翟酺列传》中有:“昔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句。
而在西周后期的周厉王末年、周幽王初年一道实行“共和”执政的,是这两位前辈周公、召公的后裔,他们继承了周公、召公的爵号称号,这时的召公叫召穆公,名叫姬...
2022.07.06 14:23:00
-
药来采纳。
在子产的坚持下,郑国的乡校保留了下来,平民百姓有了一个议论时政的公开场所。子产的理念是与《国语·周语》中邵穆公对周厉王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思想是一致的。
孔子在听到子产所说的话后,感慨地说:“以是观之,人谓子...
2022.08.03 19:20:00
-
”世系。赵世超认为,周人靠天命观论证其统治合法性,服制到西周后期开始走下坡路,春秋时更出现以除旧布新为内容的大变动。赵运涛认为,周厉王被逐后“周鉴”意识初步形成,幽平之际“周鉴”话语最终生成,“周鉴”成为贵族们伸张政治权利的话语依据。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历史发展...
2023.01.09 11:02:00
-
”世系。赵世超认为,周人靠天命观论证其统治合法性,服制到西周后期开始走下坡路,春秋时更出现以除旧布新为内容的大变动。赵运涛认为,周厉王被逐后“周鉴”意识初步形成,幽平之际“周鉴”话语最终生成,“周鉴”成为贵族们伸张政治权利的话语依据。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历史发展...
2023.01.09 11:02:00
-
助的态度和立场。由此可见,又一种因“诵”而衍生的表达形式应运而生。
先秦时期,“诵”多为士大夫献诗国君,讽谏、陈情所用。历史上,周厉王因其暴政、弗听,国人无人敢出言指责他的不是,召穆公劝导其广开言路,引导国人各抒己见,并举例指出:在天子治国理政期间,三公九卿等时常...
2024.12.04 0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