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里发布了娇娇的病况。周知谦的妈妈最先倡议为娇娇捐款,大家纷纷响应。通过QQ群,大家自发成立了“娇娇爱心救助会”,由周知谦的妈妈和周忱的妈妈负责联系,接收捐款,并及时向家长和同学通报治疗进展情况。当天下午短短几小时,家长们就捐出了1万多元。周知谦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
2011.07.29 08:53:00
-
基本保持原貌,是常州市区老运河畔保存较好的几座古桥之一。
广济桥
俗称“西仓桥”,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江南巡抚周忱倡建,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广济桥最初为木质桥,但因河阔行人多,木桥存在安全隐患,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由南京兵部尚书、应天巡抚...
2012.08.20 10:21:00
-
基本保持原貌,是常州市区老运河畔保存较好的几座古桥之一。
广济桥
俗称“西仓桥”,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江南巡抚周忱倡建,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广济桥最初为木质桥,但因河阔行人多,木桥存在安全隐患,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由南京兵部尚书、应天巡抚...
2012.08.20 16:11:00
-
折成银两后,不入国库而进入皇帝内府的那部分。赋税不交实物而折成银两交纳是中国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而这一改革正是在宣德年间,由巡抚周忱和知府况钟在苏州率先推行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某种程度上亦可被视作“苏州经验”的深化和推广。
据苏博研究明清史的李喆博士...
2013.02.22 09:46:00
-
宝带桥。因为水面开阔,兴建桥梁费用巨大,他还捐出腰间玉带。桥梁建成后,人们为纪念这位爱民官,称桥为宝带桥。
1446年,苏州知府周忱重修宝带桥。文人陈循写道,宝带桥有53孔,其中3个比较高,以利大船通行。由此可知,最迟到周忱时,宝带桥已经跟今天所见的形状差不多了。...
2014.06.20 08:35:00
-
在玉山设立避风馆募造12艘救生红船和明末清初金山寺僧人义救的事例,但文献出处不明。据乾隆《镇江府志》卷18记载:“明正统间,巡抚侍郎周忱作船二,佥水工三十余以济渡。”但这里只是济渡,即使有救生功能,也不是专门的救生船。长江下游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救生船设立可能应在清初...
2015.05.20 16:37:00
-
在玉山设立避风馆募造12艘救生红船和明末清初金山寺僧人义救的事例,但文献出处不明。据乾隆《镇江府志》卷18记载:“明正统间,巡抚侍郎周忱作船二,佥水工三十余以济渡。”但这里只是济渡,即使有救生功能,也不是专门的救生船。长江下游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救生船设立可能应在清初...
2015.05.20 17:05:00
-
2015年12月22日,省文物局组织了邹厚本等专家到玉祁街道办召开了无锡市级文保单位周忱祠异地保护的论证会。无锡市文广新局、无锡市文化遗产局、惠山区文体局、玉祁街道办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玉祁街道关于周忱祠异地保护的情况介绍,并对周忱祠保护方案进行了认真...
2015.12.24 15:54:00
-
“山墩凹”的说法,认为“山墩凹是无锡老地名,应该保留”。通过检索相关资料了解到,“山墩凹”实则为“三墩凹”,相传明宣德年间,巡抚周忱整田平地,取三墩之土填塞廻溪,变为耕田。如今,人们已不知廻溪这一名字了,而东郊锡沪路旁,尚存“三墩凹”地名。王蒙就建议将站名“山...
2016.05.17 17:08:00
-
“山墩凹”的说法,认为“山墩凹是无锡老地名,应该保留”。通过检索相关资料了解到,“山墩凹”实则为“三墩凹”,相传明宣德年间,巡抚周忱整田平地,取三墩之土填塞廻溪,变为耕田。如今,人们已不知廻溪这一名字了,而东郊锡沪路旁,尚存“三墩凹”地名。王蒙就建议将站名“山...
2016.05.17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