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
2010.01.27 09:03:00
-
的“小人难养”正是“小人难保”,因为《说文解字》明确说:“保,养也。”
那么,“小人难保”又是什么意思?《逸周书·和寤解》是周武王灭商前在商郊“明德于众”之作。周武王要收服民心,希望取得广大民众的支持,所以他说:“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
2010.03.01 15:07:00
-
表明:凡“宣”都要有明确的时空范围,有鲜明的公告主题。皇帝的宫殿多以“宣”命名。《淮南子 本经》:“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周武王讨伐暴君商纣王,战于牧野,商朝的奴隶和士兵纷纷倒戈,一齐攻入商朝国都,将纣王杀死在宣室内。“宣室”指殷商的宫殿。唐朝大明宫正殿为“...
2011.01.10 08:52:00
-
帝王之术,而在于他们用得太过、太笨、太片面、太粗糙或太缺乏自信,最根本的,则是他们遇到了对手、克星,遇到了道高一尺、术高一筹的商汤与周武王。而田成子用了这样的术,并且取得了成功。
这里还有一个核心秘密:在中国叫做“胜者王侯败者贼”,在英语中叫做“Might is right”——...
2011.01.28 08:12:00
-
“中国”一词据记载最早是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的器物“何尊”上的铭文,其中已经出现了“中国”两字。铭文的大意是: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这一带后,在祭天的时候说,我现在开始拥有中国了。其它的文献在提到周武王的时候也载有这件事。所以证明“中国”这个词的出现至少已经有...
2012.08.06 13:47:00
-
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西楚”一地的由来
程芳银介绍,“谈西楚文化的渊源,首先要从楚地、西楚的来源说起。”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姬发灭商朝建立周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在武王、成王期间,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统治的需要,在周公的建...
2012.09.13 16:15:00
-
朝而被害致死。季历死后,继任王位的姬昌,便是赫赫有名的周文王。这时商代的君主是残暴的殷纣王,周文王也遭到殷纣王的迫害。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继位后,才以武功消灭了殷纣王。于是,商代灭亡,西周建立。
西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奴隶制盛期,所谓“文武之道”,即是指周文王和周...
2013.04.23 19:24:00
-
但他管理不力、治国无方,结果是亿万人有“亿万心”,根本形不成统一的力量。而当时的小邦周,“臣三千”,却能同心同德,一心一意跟随周武王闹革命,最终打败了貌似强大的殷纣王。由此启示我们,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自己内部的管理与整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与统一...
2014.01.07 13:54:00
-
后世尊为炎帝。后人作的《神农本草》中提到茶,故有“发乎神农氏”之说。晋代常璩《华阳国志 巴志》记载,武王伐纣时,茶已作为贡品纳与周武王。中国原始公社后期,茶是货物交换的大宗。战国时期茶的生产规模相当大了。
苍山翠崖,蜿蜒绵延,采茶是中国农耕社会最重要农事之一。...
2014.05.09 08:34:00
-
毂,此其以贱为本耶?”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其二,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尚书》载周武王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老子》则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2014.05.30 0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