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的严重危害,清除它的影响。所谓“淡化意识形态”或“去意识形态化”,是一种国际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其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由此出发,必然否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用抽象的“共同人性”、“人类本性”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也就把否...
2009.03.09 15:37:00
-
的时代,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如此,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只能实行民主制度。这是因为,诚如马克思所说的,“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4页)而只有在民主制下,“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
2009.03.30 10:23:00
-
还会贴张粉色的单子告诉车主哪里有停车位;施工扰民,从接到投诉到执法人员出现在现场,昆山城管执法局最快只需3分钟……
严格的执法和人性化的服务,是城管工作有效开展的有力手段,而长期以来,为杜绝“100-1=0”而采取的制度化管理,使得城管队员养成了对城市执法环境的自觉维...
2009.04.08 12:59:00
-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修养品性的目的,在于维护家族安定、宗族和合,更在于实现邦国安康、天下大同。儒者以为,人心之仁和人性之善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血缘亲情。孔子坚信,人的本性中血缘之爱是无可置疑的,儿子爱父亲,弟弟爱哥哥,都是人共有的从血缘中自然生出来的...
2009.04.09 13:58:00
-
性思想的传播以及维新派的梁启超对国民性的看法的影响,但他并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有着自己的观点。早在1902年,鲁迅就分析过国民性和人性的问题,他以《天演论》的思想为基础,对国际竞争的残酷性,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他提出“我以我血荐轩辕”,不惜以鲜血来进行血荐,...
2009.04.27 10:01:00
-
认现存)。说到底,抽象的人把历史活动主体抽象化(似乎存在着亘古不变的“个人”主体),把历史动力抽象化(似乎一切进步根源于普遍观念和人性诉求),把历史任务抽象化(似乎“解放”就是某种抽象观念的实现),因而一切变革不仅不超出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而且资产阶级社会本身成...
2009.04.28 14:53:00
-
益一定要大于权益和自由受损的所有个体的现实的和将来的潜在利益之和。只有这样,个体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需求才能取得一致,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司法只有为人类整体的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地保障和分配具体权利义务的平台,且是具有良好社会正义...
2009.05.18 10:05:00
-
果是,在世界面貌极大改变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口剧增、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和人性异化以及马尔库塞在20世纪所说的“病态社会”、“单向度的人”,在一些工业文明发达的社会都充分表现出来了。到60年代末,这种“发展=工业...
2009.09.14 09:55:00
-
社会历史的变迁。恰恰相反,人是在不断地改变客观世界(自然和社会)进程中不断地改变人自身的,其中包括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体的人和人性的矛盾、斗争、变化和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和人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最后,与人本主义把人归结为“个...
2009.10.27 10:07:00
-
并茂的阅读界面。
第五, 详尽生动的地图模块。采用动画、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以及各种资源分布的情况。
第六, 个性化的换肤和收藏功能。为读者提供四种界面肤色的切换以及收藏文章并添加到个人文件夹的功能。凸显阅读友好性和人性化。 ...
2009.11.17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