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名臣与唐太宗李世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政绩,当唐太宗的子孙沿着贞观的路走下去,走向开元盛世的时候,那些名臣的子孙在干什么?
贞观名臣里下场最惨的,当然要数侯君集和长孙无忌。
侯君集被列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的主要罪犯,贞观十七年(643)处斩。临刑前侯君集以个人战功...
2009.08.24 14:30:00
-
期,人们在对书法的欣赏中不仅把书法看成是有生命的形象,而且又看作人的形象,并强调这种人格化的书法与人一样具有人的风度气质。初唐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扬王羲之书法,崇尚南朝秀媚书风,这一时期的书法品评亦承南朝风习,大都以物象比附为主,也有人格化的审美的评论。自盛唐始,人们以比德...
2010.05.21 13:58:00
-
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正是根据上述史料,专家推测另一座墓的墓主应为萧皇后。
此前公布的省级文保单位隋炀帝陵,位于邗江...
2013.04.14 07:38:00
-
宫、雷塘到底是什么关系,目前仍然是个谜。”
由此推论,此处是否就是李渊为杨广新修的陵寝,尚有待考证。根据记载,萧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将其遗体送到江都与隋炀帝合葬,如果考古证明另一座墓的墓主是萧皇后,那么,基本可断定这里是杨广最后的安息地。
最让考古人员关注的...
2013.04.15 08:30:00
-
宫、雷塘到底是什么关系,目前仍然是个谜。”
由此推论,此处是否就是李渊为杨广新修的陵寝,尚有待考证。根据记载,萧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将其遗体送到江都与隋炀帝合葬,如果考古证明另一座墓的墓主是萧皇后,那么,基本可断定这里是杨广最后的安息地。
最让考古人员关注的...
2013.04.15 08:47:00
-
宫、雷塘到底是什么关系,目前仍然是个谜。”
由此推论,此处是否就是李渊为杨广新修的陵寝,尚有待考证。根据记载,萧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将其遗体送到江都与隋炀帝合葬,如果考古证明另一座墓的墓主是萧皇后,那么,基本可断定这里是杨广最后的安息地。
最让考古人员关注的...
2013.04.15 09:13:00
-
带外面包金,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镶玉,这两类陪葬品并非普通官员可以享用,证明墓主身份非凡。
另据史料记载,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东侧的二号墓是否为萧皇后墓室,两座墓葬是何关系?更多谜团期待考古学家的进一步确认。 (光明日报记者...
2013.04.16 08:52:00
-
的传统,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标志的华表,就是由上古用以纳谏的“谤木”演变而来的。汉高祖刘邦被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大英雄,唐太宗李世民被史家称为“从善如流,闻过即改”的好皇帝。封建帝王能够做到的,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得到。下级对上级的批评是为了纠正上级领导的...
2013.05.24 08:29:00
-
的传统,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标志的华表,就是由上古用以纳谏的“谤木”演变而来的。汉高祖刘邦被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大英雄,唐太宗李世民被史家称为“从善如流,闻过即改”的好皇帝。封建帝王能够做到的,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得到。下级对上级的批评是为了纠正上级领导的...
2013.05.24 09:10:00
-
性判断,避免决策失误。
智慧与勇气是提高协商民主实效的条件。唐代名臣魏征恪守谏诤职责,“知而即谏”、“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唐太宗李世民则“励精政道、虚心纳谏”。这成为开创贞观盛世的一个重要保障。唐太宗也为此留下了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2013.06.07 0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