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条,用时0.03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传茗、郑传鉴合演《跪池》,还与苏昆“继”字辈青年演员张继青、章继涓合演《断桥》。   俞振飞是昆剧泰斗,又是京剧名小生。他扮演的唐玄宗李隆基,那种帝王气象,华贵风度,无人能及。《太白醉写》中李白,又是诗人本色,潇洒中透出豪情,醉后狂态,恰到好处。俞生在昆曲世家,在粟庐先...
    2009.03.09 15:25:00
  2. 白天采柴草,夜燃读书,博览经史。考取进士,殿试登文学优赡科,授郿县尉,后任左台监察御史。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虚谨慎,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礼遇。病逝后,李隆基亲为之举哀,停朝会一天,赠封润州刺史,谥号为文。   武则天当政时期,御使大夫魏元忠被宠臣张易之陷害,发配流放...
    2015.08.27 14:56:00
  3. 外朋友,跨国友谊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李隆基、王维、李白、储光羲、赵晔、刘长卿、沈颂、刘禹锡、贾岛等,都有赠国外友人的诗作传世。唐玄宗李隆基《赐新罗王》,其中有“缅怀阻青陆,岁月勤黄图。漫漫穷地际,苍苍连海隅”的句子,意思是由于山川相隔,再加忙于朝政,一直无缘相见,只...
    2015.12.10 10:47:00
  4. 是“孝子善述父之志”。东汉时期,察举科目中有“孝廉”之目。历代皇帝都重视尊老、养老,都号称“以孝治天下”。皇帝常常亲授《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便亲自注解《孝经》。《二十五史》中,因“称孝”而名世、进身的官吏、学者、武将、乡绅不胜枚举。而在民间,孝已相沿成俗,到元代,郭居...
    2016.03.08 10:28:00
  5. 是历代文人非常关注的题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清代剧作家洪昇的传奇《长生殿》,都是以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情感为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长生殿》是清代戏曲的代表作品,它究竟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昨天下午,“百家讲坛”...
    2016.04.11 09:03:00
  6. 自全国50多家网络媒体一同探寻这座书法艺术的百花园。“到了西安碑林,一般人不敢轻易落笔。”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和记者们打趣地说道。唐玄宗李隆基《石台孝经》、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等无一不是历朝历代书法爱好者的临...
    2017.04.01 09:04:00
  7. 老老实实地守纪律讲规矩,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得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才不会靠山山倒、靠神神跑。   关于“靠山”这个词,有个典故:唐玄宗李隆基宠信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兵部侍郎、太常卿张洎与安禄山是朋友。一天,张洎与诗仙李白谈及与安禄山的交往,李白直言不讳地劝告他:“安禄山...
    2017.05.27 11:07:00
  8.  潘先生又道,篆隶沉寂了近千年后,在唐朝也得到了发展。并结合图例说明,隶书方面的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隶书丰妍匀适,功夫也不坏。篆书方面出了一个自许极高的李阳冰,自以为“斯翁之后,直至小生。”蔡喜、蔡邕都不足数。不过在唐代篆书写的...
    2019.10.29 08:52:00
  9. “集大成”者。   孔子去世后,从春秋时代开始,历代有“尼父”“宣尼”“文圣”“先圣”“宣父”等尊称,司马迁称赞孔子为“至圣”,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赵恒称孔子为“圣文宣王”。又据《元史》卷二十《成宗本纪(三)》记载,元成宗铁穆耳曾于大德六年(1302年)...
    2020.12.24 14:21:00
  10. 为历代封建帝王的一种雅趣乐事而被沿袭传递着,与此同时,封建帝王也有亲自参与到书法绘画艺术的行列中,从而出现了许多书画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的《鹡鸰颂》行书墨迹,是现存唐玄宗唯一墨迹,316行, 每行7-8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馆,董其昌有临本。宋徽宗赵佶自创的“瘦金体”书法,...
    2022.04.24 1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