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56条,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传茗、郑传鉴合演《跪池》,还与苏昆“继”字辈青年演员张继青、章继涓合演《断桥》。   俞振飞是昆剧泰斗,又是京剧名小生。他扮演的唐玄宗李隆基,那种帝王气象,华贵风度,无人能及。《太白醉写》中李白,又是诗人本色,潇洒中透出豪情,醉后狂态,恰到好处。俞生在昆曲世家,在...
    2009.03.09 15:25:00
  2. 控制江南地区旧的世家贵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到唐代,更在加强王朝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与东南财赋供给地紧密联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裴耀卿任江淮转运都使,曾三年运进长安漕粮七百万石,每年平均二百多万石;天宝年间(742—756年),韦坚任转运...
    2009.07.08 11:28:00
  3. 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加快了民族融合。   其实,统治者越是少数民族越要推崇孔子及其思想。西夏人庆三年(1146年)追封孔子为文宣帝,自唐玄宗加封孔子为文宣王开始,宋代先后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历代中央王朝赠给孔子的封号均是“王”,唯独西夏加封孔子为帝,因为自...
    2009.10.10 11:12:00
  4.   “靠山”一词据考出自于唐朝。唐玄宗宠信胡人安禄山,张洎与安禄山交好。一次,张洎与李白谈及与安禄山的交往,李白直言不讳地说:“胡人确有谋反之心,到时恐怕会连累你。你万万不可靠山,还是靠皇上吧!”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张洎深有感受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
    2010.02.23 15:43:00
  5. 流行、宗族生活的扩大,人们返本追宗的观念更是日益增长,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春季祭扫在唐代已成风气。唐玄宗曾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寒食”禁火、“清明”取火,...
    2010.04.06 08:41:00
  6. 子监解的地位,打破了“开元已前,进士不由两监者,深以为耻”的局面(《唐摭言·两监》)。   鉴于举人冒籍取解的泛滥,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下敕规定:诸州乡贡举人必须在本贯参加乡贡考试,“不得于所附贯,便求申送。”(《唐会要·贡举中》)但是举子取解不由本贯的风气并未因此改变...
    2010.09.03 15:04:00
  7. 次从政均失败   “诗仙”李白“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自幼就有建功立业的理想,常自比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谢安等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得到推荐,被玄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以为大展鸿图的时机已到,没想到玄宗只不过把他看作文学弄臣,并没...
    2012.10.30 09:53:00
  8. 唐太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称“贞观之治”。而唐玄宗当政后期纵情声色,疏于理政,重用奸邪小人,进取之志衰,谏诤之路绝,以致官场腐败,民生惟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013.01.05 10:39:00
  9. 梢头,人约黄昏后”,谈恋爱也很合适。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每逢正月十五便在宫中张灯结彩,以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了唐玄宗,一夜改为三夜。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更给力,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这十夜是我国最长的元宵灯节。   我国花灯品种很多,有北京的宫...
    2013.02.22 09:12:00
  10. 唐太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称“贞观之治”。而唐玄宗当政后期纵情声色,疏于理政,重用奸邪小人,进取之志衰,谏诤之路绝,以致官场腐败,民生惟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013.03.15 15:3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