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绍兴,文风鼎盛。举目所见,充满励志的话语。如望族家门的楹联“承祖父训克勤克俭,教子孙贤唯读唯耕”,“诗书传家远,礼义日月长”。踏进学校,最醒目的横幅是孔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四壁有众多条幅:“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4.04.09 08:58:00
-
在忙于提交各式各样的半年总结。回想过去的180天,我们是否该自问一句:“这半年,你读书了吗?”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从《曾国藩家书》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古人对于读书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人们开始追求...
2015.06.30 08:43:00
-
守诚信,勤致富,务实平,崇科学,讲文明,遵法纪,戒贪争,识时务,启后人,能敬业,喜乐群 (村民 邹纪河)
一生之计,宜勤宜俭,两行正路,唯读唯耕,与人为善,与邻为友 (村民 李国武)
尊敬长辈,济困扶危,友爱兄弟,训诲子侄,笃厚宗族,和睦乡里(村民 刘太明)...
2015.07.08 15:04:00
-
子女们长大了,何不到国外享享清福,他笑呵呵地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住我的老瓦屋”。
优秀家训
承祖训克勤克俭,传家风唯读唯耕。(村民 王国华)
宽以待人和邻里,严于律已振家风。(村民 徐立广)
德勤孝义传家宝,和善信诚处世风。(村民 潘红林)
...
2015.07.13 14:48:00
-
怎样通过大众传播形式传递给观众正确价值观?一个凝重而迫切的问题,在“家风”之问中清晰凸显。纪录片《家风》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片中曾国藩对其子女的教诲,不仅影响了收看纪录片的观众,也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一句家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要发扬...
2016.03.28 09:36:00
-
子女失学,或有家庭变故,族人当恤孤济困,助其入学。有书不读子孙愚,有田不耕仓廪虚。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知识乃经济和产权。信息时代,唯读书才能立业;生存竞争,唯好学才有前途。学贵有恒,艺无止境。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学固贵博,功尤贵精,锲而不...
2017.04.11 10:47:00
-
到第七代,仍成就颇高,就是得益于重视读书的良好家风。曾氏家族共有13个书院、6个家学馆、5座藏书楼,最多时有30多万卷书。曾国藩曾说: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林青贤指出,曾氏家族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能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的唯有精神遗产;有教养的人的精神遗产,比那些无知之人...
2018.05.14 16:32:00
-
三连冠,居住在扬州就好似‘人在画中游’。” …… 开卷有益 读书看报改变市民和城市气质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这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而在...
2018.06.07 16:45:00
-
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11月10日上午,在阜宁中学文学讲座现场,作家庞余亮说,这段话被他无数次抄写。绘画如此,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唯读万卷书,方能下笔如神助。庞余亮用绘画之语和阜中学子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学的朝圣者们交流文学爱好和创作。
庞余亮是中国作协会员...
2018.11.16 14:41:00
-
内敛、行书之从容优雅、今草之连绵不绝,皆须独具只眼,否则只见其形,不识其神,只知技巧,不懂内涵,终为门外汉。探骊得珠,要在读书。唯读书能开人眼界、激发想象力,形之笔下,方能开生面、有气象。
♦书法之营养自何处来?学古为重要途径。善学者当遗弃古人之缺陷、取...
2021.08.04 2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