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鼓噪和喧嚣,这是社会发展的常态,理性看待这一现象也是一种文明的态度。前些日子,看到时评人曹林的一篇《你无法说服只想发泄情绪的“喷子”》,文中提出“求同思维”,笔者深以为然。网络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体,每个人都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但要遵循一个基本社会共识—...
2015.04.02 16:26:00
-
任性,会成为你一直任性下去的导火索,直到锒铛入狱,后悔已晚。当然,这是对于滥用网络话语权的人本身不利后果,而对于社会文明来说,“喷子多、谩骂多、暴民多”,这都不是现代文明社会应有的现象,不利于一个彬彬有礼国民形象的展示。
网络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公共资源...
2015.06.11 08:38:00
-
肆意谩骂除了助长戾气、制造对立,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半点益处。
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网络既不是想骂就骂的“法外之地”,更不是各种“喷子”的天然孵化器。在这方面,政府的规制与媒体的示范是必须的。事实上,即便在所谓“言论自由”的西方,一些权威媒体在采编人员手册中也都明...
2015.06.19 10:18:00
-
肆意谩骂除了助长戾气、制造对立,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半点益处。
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网络既不是想骂就骂的“法外之地”,更不是各种“喷子”的天然孵化器。在这方面,政府的规制与媒体的示范是必须的。事实上,即便在所谓“言论自由”的西方,一些权威媒体在采编人员手册中也都明...
2015.06.19 10:18:00
-
众的声音,要么是理性的,要么是感性的,理性的声音有助于文艺作品的改进,感性的声音则有助于表达民意民声,剩下一小部分特别不理性的“喷子”,创作者们学会冷处理,也是一种好方法。
艺术创作,要珍惜这些“挑剔”的群众。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群众参...
2016.01.27 10:18:00
-
区域。而在网络上,一部分激进人士发出的种种恶意,经过发酵、扩散,“旁观者效应”体现的淋漓尽致,将脆弱的灵魂击中。每个人都化身网络喷子,攻击性的语言常见现眼前。也许,我们在现实中,文明需要谨守的尺度,但在网络对于文明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我们把内化的文明转换...
2016.10.20 15:29:00
-
间的言语上的攻击,最后逐渐演变成了彼此间的辱骂,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低俗的字眼。那些前来劝架的网友,也会遭到波及,这些网络上俗称的“喷子”们俨然成为了评论区里的恶霸。他们以自身观点为中心,完全屏蔽了其他人的声音,稍有不同观点的抒发,就可能遭到他们无情的抨击。我们在...
2017.04.05 10:58:00
-
效果,适度的网络化表达也很受年轻人欢迎。但是,也有一些官微随意过了头、个性过了度,将地铁乘客称为“蝗虫”,将普通网友讽刺为“网络喷子”,还有官微居然与网友掐起架来,凡此种种,哪有一点政务微博的样子?
政务微博本质上是一个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
2017.04.28 08:15:00
-
效果,适度的网络化表达也很受年轻人欢迎。但是,也有一些官微随意过了头、个性过了度,将地铁乘客称为“蝗虫”,将普通网友讽刺为“网络喷子”,还有官微居然与网友掐起架来,凡此种种,哪有一点政务微博的样子?
政务微博本质上是一个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
2017.04.28 14:07:00
-
结果“个性过了头”。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官方微博“僵尸账号”达61396个,占总数的45%;还经常有一些账号雷语频出,将网友讽刺为“网络喷子”;还有一些政务APP,只顾卖萌,却解决不了任何诉求……这些新媒体的数据无论多么好看,成绩多么亮眼,领导多么赞赏,只要解决不了群众办...
2018.05.25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