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礼乐的象征意味对社会生活的示范意义,但是治理社会的具体思路已发生了微妙的转向。这种转向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明显吸收了法家思想的因子,由礼转向了法 。荀子认为礼是法的基础,“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所以治理天下必须礼法并重,“隆礼重法,则国有常”。(《君道...
2009.04.09 13:58:00
-
出来,重新发掘儒学传统中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或者从时间空间的“虚空化抽离组合形式”(吉登斯描述现代性的用语)来重新绾结儒学的思想因子,使之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同时,我们也要扩大文化的视野,把儒学放在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来省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力的日渐...
2009.04.16 13:50:00
-
分发挥一切文化的有益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就要吸收一切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因子,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2009.04.27 09:29:00
-
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
上述研究表明,越是高质量的期刊,其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被引指数就越集中,从而派生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之名,源自西文“corejournals”。1973年,我国的《国外书讯》杂...
2009.05.27 16:05:00
-
德是否为“美德”的唯一科学的真理性标准。
由此观之,传统美德之“美”的价值有着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永恒性,即内含永恒性的价值因子,这是其可为现实社会承接、成为现实社会道德进步的逻辑基础的内在根据。二是有限性,不仅适应度有限,而且适应对象和情境(范围)也有限,...
2009.07.27 11:10:00
-
其是男孩),所以我们的祖宗老规矩一直是子承父姓,有女无子者,则借子传姓,或招一个“倒插门女婿”传姓。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听到夫妇因子女跟谁姓而引起争吵甚至上法院的事情,当然这种情况正在减少,现在更普遍的现象是家族观念的剧变导致姓氏观念淡化。
家族观念的剧变是...
2009.07.27 11:10:00
-
会主义理论。
(四)用历史态思维正确对待中国文化传统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是从传统中国社会中演化而来的,传统社会承载的文化传统因子已积淀为一种民族的心理结构,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就必须接中国之“地气”,与中国优...
2009.07.28 14:29:00
-
县扩权”,这些地方的经济是否也能保持如此快速度增长?这种“数据罗列”式的论述是否足以说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笔者比较赞同龚琦等人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经验结论。他们的研究发现,湖北17个“强县扩权”试点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的得分增幅明显高于2003年的增幅,其中以老...
2009.10.10 11:04:00
-
的意义了。进一步,个体人的自致性也就无从谈起了。国家、集体固然至关重要,但是必须看到的是,个体人是社会体得以形成的最为基本的构成因子,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体人并非被动之物,而是有着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创造性。如果忽视了个体人的独立地位,那么,这...
2009.11.03 09:43:00
-
理性美感和巨大魅力,实际上也是为中国共产党作的“党歌”,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开幕乐”;并且带着“五四”文学转向后的新因子,预示着新的文学品格的成长,成为30年代“左翼”文学的先声。此期的其它诗作,或表现革命知识分子在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铁炉”中接受锻...
2009.12.01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