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的一种方式,是对过去文献的一种新的解释,只是在学术倾向上有一种强烈的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陈:考证学、训诂学加上近代意识,例如《国故论衡》,这些东西已经是带有新的特色了,而科学思潮加疑古思潮,比第一阶段更进了一步。它强调科学思潮、疑古思潮,同时也强调整理古代文化,这种意...
2009.10.26 14:28:00
-
对佛学研究精深,推崇诸子学特别是庄子、老子、荀子。在此基础上,他将西方哲学与老庄哲学、佛学相结合,写就了两部颇具影响的著作——《国故论衡》和《齐物论释》。在姜义华看来,这两部书“是真正进行了‘创造性转化’的优秀研究成果”。
“章太炎对中国传统学术进行了科学的自我...
2014.06.17 10:40:00
-
Dar?ana)。”[20]把“Dar?ana”汉译为“见”,是梵汉对译中的传统。正是这一传统的影响,20世纪初面对“philosophy”的汉译,章太炎在《国故论衡·明见》中说,汉语把“philosophy”译为“哲学”,词不雅,应称为“见”。而“见”即“Dar?ana”的汉译,被章氏称为印度的“典言”。[21...
2016.02.02 09:39:00
-
Dar?ana)。”[20]把“Dar?ana”汉译为“见”,是梵汉对译中的传统。正是这一传统的影响,20世纪初面对“philosophy”的汉译,章太炎在《国故论衡·明见》中说,汉语把“philosophy”译为“哲学”,词不雅,应称为“见”。而“见”即“Dar?ana”的汉译,被章氏称为印度的“典言”。[21...
2016.02.02 09:39:00
-
侵略后,无法追述自身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无法建立自身历史的连续性:“而故记不传,无以褒大前哲,然后发愤于宝书,哀思于国命矣。”(《国故论衡原经》)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面对中国现代国家及其民族意识的创建,对这一点尤其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孙卫国:
事实上,不独中国古...
2017.06.12 09:45:00
-
辞立诚”,从文字的发端来认识文学与事实、体制、情感之关系,主张“搉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彰为准”,“不得以兴会神旨为上”(《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这是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学现代化尝试,并拓宽了现代文学观念的路径,即使在当下依然有着启示意义。修辞方面,存在着诸多...
2018.01.29 09:41:00
-
辞立诚”,从文字的发端来认识文学与事实、体制、情感之关系,主张“搉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彰为准”,“不得以兴会神旨为上”(《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这是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学现代化尝试,并拓宽了现代文学观念的路径,即使在当下依然有着启示意义。修辞方面,存在着诸...
2018.01.29 16:05:00
-
皆是“通达之国”,其文明的发展方式主要依靠文化传统的自我传承与创新,即既“因仍旧贯”,又“能自恢彉”,而不依赖于“仪型他国”(《国故论衡》)。由于中国故有学术中,史学最为深博,因此相较于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更为发达,成为中国应对文化危机,在现代化...
2022.05.31 10: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