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8条,用时0.0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由初期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单向流动,发展为两党党员之间的双向互动,结果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者渐少,而国民党青年转入中共者日多,使国民党人担心国民党“容共”将转化为共产党“容国”,从而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他还指出“清党”运动实际上导致国民党“党格”上的一种分...
    2009.03.09 15:13:00
  2. 由初期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单向流动,发展为两党党员之间的双向互动,结果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者渐少,而国民党青年转入中共者日多,使国民党人担心国民党“容共”将转化为共产党“容国”,从而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他还指出“清党”运动实际上导致国民党“党格”上的一种分...
    2009.03.09 15:26:00
  3. 版社,1991:633~634)   “三民主义共和国”有两大特点:其一,从政治倾向上看,“三民主义”与建国理论相联系,有利于团结爱国抗战的国民党人士和广大民众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进步,促进抗战胜利。其二,从理论体系上看,“三民主义共和国”虽然不再具有战时国防政府性质...
    2009.05.18 10:14:00
  4. 后》,以聂荣臻的身份为线索,系统展现了他对北京的贡献。   进展二:对国民党方面的焦点人物傅作义的研究仍待突破,但也不乏亮点   国民党人物的研究仍需突破,但也不乏亮点。傅作义是北平和平解放中国民党方面的焦点人物,一直也是史家关注的重要对象。对于傅作义研究的状况,崔...
    2009.06.08 11:00:00
  5. 政治想得很简单,认为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总归是一家人,坐下来开个会商量商量不就行了”。左蓝认为他的想法很“天真”,反问他,一个国民党人和一个共产党人,“真的能组成一个无忧无虑的家庭了?”余则成的回答是“当然可以。”然后,他谈到了自己的信仰层面,说“我没什么信仰,...
    2009.08.06 11:17:00
  6. “政策不是新政策,一直在执行,其他省也早有此类文件”。   原来,早在1983年民政部就有《关于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追认为革命烈士问题的通知》。此番追认于理有合,于法有据,怎么就被民众误以为是新政?   不必去苛责公众的健忘,不必去...
    2013.04.11 10:04:00
  7. 一直在执行,其他省也早有此类文件。”民政部民〔1983〕优46号文件的规定为:“对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确因对敌作战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遗属主动提出申请,并有可靠证明者,经省政府或民政部批准,可以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对其遗属...
    2013.04.27 14:40:00
  8. 救亡思潮演进过程中的必然性。在这样一种视野之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三种力量得以呈现,即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国民党人士和其他进步知识分子。过去往往只强调第一种力量的作用,忽视第二、三种力量的积极作用。《传播史》提出三种力量通过各自的报刊杂志、团...
    2013.11.20 09:06:00
  9. 普遍期待着“走向共和”。但在一次各种政治势力的集会上,因为政见不和,以舍身刺杀摄政王而成为政治新星的汪精卫怒道,为了推翻满清我们国民党人没少流血,你们要想说了算,就同样要用鲜血来换云云。一时之间,舆论大哗,认为南方的国民党政权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嘴上说“民主”...
    2015.04.21 16:20:00
  10. 力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正是甲午战争,刺激一大批中国人猛醒,从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中国国民党人到中国共产党人,仁人志士风起云涌,无不醒而呼喊,唤醒整个中华民族告别一盘散沙,在现代民族国家观、多元一体中华民族观的意义上确立起...
    2015.06.25 11:17:0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