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战结束,雅尔塔格局瓦解,二战后逐步形成的以两极对抗为主要框架的全球战略稳定也不复存在。经过10余年的调整,在21世纪之初,国际格局进入了一个战略稳定期。经过全球各主要战略力量反复博弈,“一超多强”的大国关系格局基本形成。
但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战略稳定的框架...
2009.06.26 10:16:00
-
包、面面俱到的综合性机制将影响式微,国际社会将呈现面向不同领域的各种机制竞相发展的态势,全球治理的专业性将日益走强。
此外,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推进,将使多边机制调整具有很强的“大国共治”色彩。金融危机使美国霸权受到重创,欧盟与日本也深受其害,而中国、印度、巴西等...
2009.07.31 17:02:00
-
议中国外交的失败。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并没有收回原来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五四运动就是对北洋民国身处的那样一个不利、屈辱的国际格局的抗议,它的锋芒是双向的:既反卖国政府,也反帝国主义。五四运动的政治效果是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革命政党的建立与发展(包括国民党与后...
2009.08.05 16:58:00
-
族的前途和命运。新形势下,这种重要性集中体现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从国际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成倍地放大了苏东剧变以来所形成的国际格局对我国的影响。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集中暴露了我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这对党的...
2009.10.12 14:33:00
-
的根本缘由。新形势下,这种重要性集中体现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从国际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成倍地放大了苏东剧变发生以来所形成的国际格局对我国的影响。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集中暴露了我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这对党的...
2009.10.12 14:22:00
-
毕竟是小国或地区,对大国的影响有限。在冷战后世界格局分化重组之时,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地区大国都在寻求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以素有“金砖四国”之称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和巴西寻求成为安理会常...
2009.10.23 11:36:00
-
的外交战略,以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困,在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直到80年代初,基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才逐渐对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作出科学的概括。
根据时代主题的变换,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
2009.11.03 09:45:00
-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就了新的国际格局: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权重此消彼长,国际经济合作和保护主义呈现新态势;国际金融体系变革成为不容回避的话题……权威人士认为,对于中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
2009.11.12 16:29:00
-
种调整的启动仍然意义重大。
发达国家起初组成G8,企图决定世界大事,但力不从心。现在成立G2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一半,显示国际格局正在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有人议论构建G2、G3、G4。G2是指中美两国集团,对此,温家宝总理已明确否定;G3是指中、美、日共管亚太地区,这...
2010.01.08 14:40:00
-
去的2009年,我们收获的只是迷茫吗?海德格尔说过:“追问存在的问题正激荡着作为此在的我们。”后现代视角下的国际关系只是找回了在原有国际格局观念下被忽视的“他者”。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常用“无政府状态”的概念来形容国际关系的体系特征,而在2009年,这个“无政府状态”则显得...
2010.01.13 1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