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2条,用时0.02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的错误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继承权、权威、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等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土地问题的观点。   恩格斯的《流亡者文献》通过对波兰、法国和俄国的革命运动的分析和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回...
    2010.01.07 14:40:00
  2. 活运用利率那样,灵活运用地租(地价)这个经济杠杆。在土地私有条件下,地租不可能成为政府的调控手段,相反,它是政府的调控对象。但在土地国有条件下,政府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地租(地价)政策,使其成为调控工具。像央行利率一样,政府出台地租(地价)政策,要考虑市场...
    2010.01.15 14:40:00
  3. 第一次提出了 “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耕地农有”的主张。但1927年4月,中共中央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却提出了土地国有的政策主张,认为“必须要在平均享有田地权的原则下,彻底将土地再行分配,方能使土地问题解决。而欲实现此步骤,必须土地国有”。这种错...
    2010.01.29 15:03:00
  4. 益的极大依赖。严格来说,“土地财政”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它是近些年来中国地方政府以所谓的“经营城市”为名,依靠公权力与土地国有的制度安排而拓展的牟取暴利的财政渠道。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内经常性的财政收入足以能支撑起它们财政支出的需要,那么,...
    2010.11.04 15:10:00
  5. 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加强了对史前权力系统的研究,深化了学术界对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研究。《战国秦社会经济形态新探》提出了土地国有制及国家授田制基础上的“官社经济体制模式”说,即国家和官居于强势支配地位,社会、民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基本、...
    2013.12.25 08:53:00
  6. 化的重要方面,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法博弈,以对等的行为主体参与征地拆迁的过程,这样,各个利益主体才能达成社会认同。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其征收制度具有计划性和市场性双重特征,其制度模式是一种强制性制度供给,农民只能在国家确立的制度框架内进行选...
    2014.04.01 08:49:00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伊藤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成主要有“土地国有”“生产手段的公有为主体与经营管理的多样化”“协商型的劳资关系”等。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未来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
    2015.07.24 07:25:00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伊藤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成主要有“土地国有”“生产手段的公有为主体与经营管理的多样化”“协商型的劳资关系”等。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未来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
    2015.07.24 07:25:00
  9. 史的联系,侯外庐先生有两本著作,即《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与《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可作代表。侯外庐先生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论述,曾提出“土地国有论”观点,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什么是“土地国有论”呢?他说:“我所讲的‘国有’即马克思所指的‘国家’或‘...
    2016.01.06 09:48:00
  10. 史的联系,侯外庐先生有两本著作,即《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与《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可作代表。侯外庐先生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论述,曾提出“土地国有论”观点,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什么是“土地国有论”呢?他说:“我所讲的‘国有’即马克思所指的‘国家’或‘...
    2016.01.06 09:50: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