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文章有序断开,便于阅读,这就是所谓的“句读(dòu)”。
经常接触某一事物就会对它很熟悉,故“习”为通晓、熟悉。《管子》:“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习于人事之终始者也。”明白治乱的道理,熟悉人事安排之人,可以说是圣人。《战国策 齐国》:“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
2011.01.04 08:37:00
-
别然后至”。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万物之间的这种共性,荀子认为圣人可敏锐地捕捉到,并能加以推导和演绎:“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圣人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类”的属性使然,另一方面,圣人拥有卓越的类推能力和清...
2016.02.12 08:37:00
-
别然后至”。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万物之间的这种共性,荀子认为圣人可敏锐地捕捉到,并能加以推导和演绎:“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圣人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类”的属性使然,另一方面,圣人拥有卓越的类推能力和清...
2016.02.15 09:27:00
-
分封康叔于卫时,周公就对其弟弟康叔说:“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孔子也曾经说过:“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对于不孝这种“大乱之道”,当然要归之于罪,治之以刑。所以,《周礼·大司徒》所载“以乡八刑纠万民...
2016.03.08 10:28:00
-
时候反而难容于世,更难以实现抱负?是不是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圆滑世故,甚至舍弃原则、不择手段?如同屈原沉吟江畔时渔父所劝,“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守正者困厄...
2017.04.14 07:56:00
-
时候反而难容于世,更难以实现抱负?是不是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圆滑世故,甚至舍弃原则、不择手段?如同屈原沉吟江畔时渔父所劝,“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守正者困厄...
2017.04.14 08:53:00
-
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就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固底板。
《淮南子》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安与危、治与乱、机遇与挑战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面。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从最坏...
2018.02.09 07:34:00
-
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就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固底板。
《淮南子》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安与危、治与乱、机遇与挑战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面。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从最坏...
2018.02.09 07:53:00
-
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就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固底板。
《淮南子》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安与危、治与乱、机遇与挑战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面。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从最坏...
2018.02.09 07:53:00
-
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就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固底板。
《淮南子》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安与危、治与乱、机遇与挑战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面。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从最坏...
2018.02.11 1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