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前例:全省每年约200万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2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到2008年底已达54%。但因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盘根错节,所以当下最为紧迫的是,我们必须严格比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深刻汲取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正反经验,密切联系江...
2009.02.17 14:33:00
-
论高度评价,称上海这一自1978年以来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将引发全国连锁效应。
而今年1月,广州市高层领导表示,将在花都、番禺试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市内户口准入制。
除此之外,备受关注的社保改革,公众...
2009.02.17 15:16:00
-
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民生的以人为本理念,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许多委员说,这十件实事,有帮扶就业的,有保障住房的,有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的,内容非常具体,目标非常明确,关系千家万户,是政府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大家普遍认为,报告对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内...
2009.02.18 11:04:00
-
继续发挥城市支持和带动农村的作用将面临新难点
难点之二是发挥城市作用问题。1983年全面试行的“市管县”体制,对于密切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曾经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明显的弊端,如一些地级市随意扩张、变县为区,与县争资源、争土地、争项目,使县...
2009.02.18 11:05:00
-
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这是可喜的现象,然而,9亿中国农民却只有不到1亿的网民,只占全国网民的28%,这表明城乡“数字鸿沟”依然不浅。三是结构差异。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超过网民总数的2/3。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
2009.02.18 14:16:00
-
号文做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决定,首先在江苏省试点,随后在全国试行。实行市管县体制,是为了打破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市管县体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
2009.02.19 09:52:00
-
的6年里基本 实现了由全能型向效能型的转变。但是应该看到,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资源匮乏、环境脆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仍然不平衡,国际竞争激烈,以及贯彻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得政府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仍然会发挥着主...
2009.02.18 14:28:00
-
措施,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等。这10项措施传递出的新信息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出了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适度...
2009.02.19 10:23:00
-
战下,我们既要统筹经济内部各产业、各领域、各部门、各环节的发展,又要统筹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的发展,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
2009.02.20 15:08:00
-
投资减少带来的需求,从而对CPI的推动作用不大;虽然2009年在“扩消费、促增长”的政策因素推动下,将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实施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
2009.02.20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