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活动中,今淮安市因控扼淮河与邗沟、泗水之交汇处,实际上在总体上发挥着枢纽的关键作用。尽管春秋战国时期,今淮安市域内尚未建有城邑,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即设置淮阴县(治今淮阴区码头镇)。之后,郡、县虽屡有改易,但政区概未废除。秦亡后,历两汉、三国与南北朝,经...
2009.07.08 11:28:00
-
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在金文或青铜器铭文中,国字的原始字形作“戈”加“口”,戈是声符,有执戈守城之意,口表示城邑。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
2009.11.13 15:56:00
-
图【图圖】(tú)
“图”,繁体为“圖”。会意字,从囗,从啚。
“囗”表示范围、城邑、区域;“啚”的小篆是禾谷粮食堆于粮仓之形。“啚”外加“囗”,示边邑四周的界限,强调了区域的意思。“圖”中有“十”,表示各区域之间道路四通八达;大小四“囗”环环相扣,寓...
2010.12.29 08:36:00
-
馆新馆地下一层“六朝宫城遗址”展区中,可以看到当年宫城墙基的走向,长江路所在的大部分区域都被包括在宫城里面。然而,隋灭陈后,建康城邑、宫室一并被“平荡耕垦”夷为平地,从此长江路一带也和南京城一起荒芜了300余年。
明朝初期,这里因成为朱高煦的“汉王府”又一次显...
2013.02.07 10:50:00
-
做吴都,便极力向孙权推荐。
但据历史学家考证,实际上诸葛亮并未到过金陵。倒是刘备在前往京口(今镇江)途中路过金陵,他觉得这座城邑必将扮演重要角色,于是他到京口后力劝孙权将都城迁到秣陵(今南京)。后来东吴迁都秣陵,改称“建业”,意在这里建帝王功业,而这也是南京...
2014.01.07 08:58:00
-
少人口?这一直是历史之谜。而人口数量的增减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书写《商代史》,无法回避。没有直接材料,就间接考察。商代有多少城邑?每座城邑面积多大?每户占地面积是多少?一户有几口人?《商代史》一一求解,仅罗列出的考古数据就达37页之多,终于有了商代人口总数“...
2014.01.15 13:39:00
-
定位,是人类迁徙、天国繁荣与文明流转的奇妙代码。 空间意义上的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终杭州,沿途串起众多熠熠生辉的繁盛都会与富庶城邑;而时间意义上的京杭运河,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浚通于明清。 此次申遗的大运河显然已经超出了京杭运河的原始...
2014.07.01 09:23:00
-
年(公元前113年)秋,立常山宪王子商为泗水王。自商起,传6代, 125年之久。
钟鸣鼎食已烟然,残砖断瓦认前朝。黄河屡次改道,古泗水城邑淹没无闻。
悄悄告诉你,泗水国的稀罕宝贝都藏在封存地下2100多年的泗水国王陵里。
泗水王陵出土了700余件珍贵文物,而这也只是泗...
2015.01.06 10:05:00
-
大发展,至唐初才被纳入行政体系。《旧唐书》卷48《食货上》称:“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中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伍家为保。在城邑居者为坊,田野者为村。”《通典》卷3《食货·乡党》引唐令称:“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其村满百家,...
2015.02.25 10:11:00
-
埜(野)、星溪、信义、真义、航头等。据考古证实,正仪6000多年前就已有先人居住。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好猎,在娄地(今玉山镇)筑有城邑,豢鹿狩猎,后称“鹿城”。正仪位于城西,雅称“鹿埜”(野)。东晋年间,有星陨于今镇区宅西汤家桥北,“旋化为石,水涸露石,石色白而...
2015.10.09 0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