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价值的存在。但实际上人们所讨论的民主从来就不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而是一种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和制度从雅典城邦时期就已经存在。从19世纪开始经自由主义改造的“代议民主制度”被西方普遍接受,到上个世纪以来更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制度时尚。民主既然不...
2009.03.09 15:37:00
-
形式的再思考,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是否就可以据此而论,网络必然带来民主?
乐观者倾向于认为,网络民主既不同于古代希腊城邦所要求最广泛意义上的人民直接参政处理城邦事务的古典民主,也不同于卢梭小国寡民式不可被代表的抽象民主,这种民主形式是宪政条件下多元...
2009.03.16 15:43:00
-
以古代东方国家为代表的“亚细亚的古代”。
简单说来,“古典的古代”发展道路是从氏族到私产再到国家,个体私有制冲破了氏族组织,城邦国家代替了氏族;“亚细亚古代”则是在没有摧毁原始氏族组织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奴隶制国家,血缘氏族制同国家的组织形式相结合。进一步说,...
2009.04.02 13:03:00
-
发挥作用,人们就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在权力和制度的有效性上,忽视了文化在其中的价值与作用。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在二千多年前思考城邦治理的时候,就十分强调文化在城邦治理中的价值与作用。在他看来,城邦的幸福与人的幸福一样,有赖于三个善因:外物诸善、躯体诸善、灵魂(...
2009.05.14 10:45:00
-
民主建设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
烂民主只能是坏东西
谈民主是要追溯到古希腊的,因为那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当时希腊的雅典城邦实行了民主制,男性公民(不包括女性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通过公民大会来决定宣战与媾和、法庭终审等重大事宜。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苏格...
2009.05.25 15:01:00
-
不会像穷人那样容易图谋他人的财物,也不会像富人那样容易引来别人的觊觎,所以中产阶级是优良政体的基础。他还强调法治的意义,认为一个城邦只有能够维持法律权威时,才能说明它已建立了优良的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民选领导人,没有法治的规范,就会成为独裁和暴君。
从世...
2009.06.12 10:29:00
-
中制中的“民主”,就本来意义而言,是指多数人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特定人群或全体的多数。在古希腊城邦,民主是贵族与自由民中多数议决的体制。从那时开始,少数服从多数,似乎成了民主的代名词。但是,民主不同于简单的多数统治。因为后者只...
2009.06.24 13:55:00
-
共和政体”的最初来源。其后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可称为研究国家形式类型的鼻祖。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根据对纷乱繁杂的雅典各个不同政体城邦的周密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国家政体三大类型的理论。认为凡政权归一人掌握者为“王制”,即君主政体;凡政权为少数人掌握者为贵族政体或贤...
2009.06.26 10:30:00
-
或任何一组人\],而个人既难免情感的影响,这就怎么也不能成为良好的政制,于是他建议:这不如寄托于法律”[3]142;又如,德谟克里特认为,城邦法治产生是因为人本身不仅存在着善,而更为主要的是人本身还存在着恶,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敌视、倾轧和妒忌。由于这些弱点,使得社...
2009.07.08 11:16:00
-
之是非为是非,此一流弊恐非孔子之所愿,但他却是始作俑者,而这一切都出于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
苏格拉底生活于雅典的民主制时期。城邦领袖依靠民主选举而非世袭。由此,个体的从政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雅典教育中的“三艺”(文法、辩证法、修辞学)便是与此相适应的。出于...
2009.07.20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