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干部对城市化的认识是片面性思维和极端性思维,是“唯数字论”。他们两眼只盯着城市人口比重、城镇总体数量等这个数和那个量,而对城镇人口结构素质、污水集中处理率、人均住院床位、人均公共绿地等相当漠视。他们使城市患上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城市虚胖症”。江苏当下的情况是...
2009.02.17 14:33:00
-
一些干部对城市化的认识是片面性思维和极端性思维,是“唯数字论”。他们两眼只盯着城市人口比重、城镇总体数量等这个数和那个量,而对城镇人口结构素质、污水集中处理率、人均住院床位、人均公共绿地等相当漠视。他们使城市患上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城市虚胖症”。江苏当下的情况是...
2009.03.07 15:32:00
-
换”改革,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四是集聚市场需求和公共服务资源。在工程实施中,引导项目区农民向城镇或集中区居住,能够迅速增加城镇人口,可以集中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大节约新农村建设成本。
“这项工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
2009.03.09 13:48:00
-
京某一著名高校2000多名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城乡比例为82.3:17.7,近似值为80:20,而我国城乡人口比例是20:80,也就是说占总人口20%的城镇人口,享受了80%的高等教育机会。
教育资源不平等。首先表现为资金投入不平等。各教育阶段,各级政府都将有限的资金投到有限的重点学校,南...
2009.04.02 13:14:00
-
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小城镇建设也成为各地发展的重点。到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1986年国家有关部门修订“建市”标准后,县级市也增加很快。1986-1996年的11年间,县级...
2009.06.02 13:46:00
-
将小城镇建设作为战略重点之一,精心规划,有序推进,其意义不可低估。
小城镇在人口、产业、财力方面的聚集功能是明显的。第一,小城镇人口聚集功能明显。我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到15个百分点,比欧美发达国家低30个百分点。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
2009.06.03 11:35:00
-
通过消除这些制度性障碍,使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加畅通,使中下阶层成员有改变阶层地位的机会。此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受到更多的教育和专门的职业训练,提高他们转换身份的机会和流动的能力,从而增加社会流...
2009.06.03 16:53:00
-
乡结构急剧变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凸显。
200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5.68%,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一倍多,在未来几年内很可能出现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拐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60%。但目前对大量在城乡流动的农民工还缺乏适合其特点的政策安排,特别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2009.06.30 16:01:00
-
市场培育和内需增长必不可少。我国政府正通过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还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力图解决城镇人口“有钱不消费”问题。此外,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合理化和高效化也成为政府的努力方向。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光有消费,没有企业的竞争...
2009.07.27 11:11:00
-
剧下降,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我国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镇人口只有5700万,城镇化水平为10.6%,比1900年世界平均水平还低3个百分点,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大国。1949-1978年,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1978年达...
2009.09.22 1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