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浊分流的工具,在选举制方面,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晋宋以来,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取士,崇尚门第的社会风气越来越重,才学始为世所轻,士庶子弟大多丧失了为学的热情。这与选举制度所追求的“清正风俗”“选贤与能”之基本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严重影响了社会风俗、风气。为了稳定...
2009.06.19 11:06:00
-
的扩大,人们返本追宗的观念更是日益增长,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春季祭扫在唐代已成风气。唐玄宗曾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亦由寒食...
2010.04.06 08:41:00
-
要。
其实,元杂剧是“万人糕”,是多层宝塔,不管塔顶是谁耸立,都并非仅只今之所见署名的某一作者。杂剧的最初形态当是框架式的,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靠艺人口耳相传加以承续,后经书会才人参与整理加工或者创作,才渐有剧本流传。北宋时期,教坊就罗致才人编写杂...
2010.04.14 11:15:00
-
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第十卷《除夕》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座,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关于除夕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
2014.01.13 17:07:00
-
庭有其三(夫妇、父子、兄弟)。只有每个家庭都按照道德要求和谐相处,治国、平天下才有坚实的基础。
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订的家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随着家教的流行,忠孝仁爱等美德推及到千家万户,大有裨益于世道...
2014.03.31 08:41:00
-
庭有其三(夫妇、父子、兄弟)。只有每个家庭都按照道德要求和谐相处,治国、平天下才有坚实的基础。
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订的家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随着家教的流行,忠孝仁爱等美德推及到千家万户,大有裨益于世道...
2014.03.31 08:41:00
-
庭有其三(夫妇、父子、兄弟)。只有每个家庭都按照道德要求和谐相处,治国、平天下才有坚实的基础。
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订的家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随着家教的流行,忠孝仁爱等美德推及到千家万户,大有裨益于世道...
2014.03.31 08:41:00
-
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 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经清代到现...
2014.09.04 09:35:00
-
长衫、素绸棉背心、花缎裙……展出的30多件文物,是从泰州地区历年出土的众多服饰遗物中遴选而出的,较为全面地呈现出400多年前明代泰州士庶百姓的生活画卷。
整场展览看下来,最大的疑问是,明代服饰怎么能保存得这么好?泰州市博物馆陈列部馆员郭正军告诉记者,这和泰州独特...
2014.11.07 09:46:00
-
摄
大学生村官需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农业与创业机遇
清代小说《镜花缘》中描写了一个“小农”中的君子国,“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物联网专家沈佐锐认为,这种传统农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
2015.07.28 0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