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的方式、吐字发音的特点都直接影响歌曲的旋律和歌唱形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越、湘、闽、粤等许多南方方言保留了中国古汉语中的入声字。不少方言中的平、上、去、入四声还各分阴阳。而北方方言的声调则如元朝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所概括的仅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声...
2009.06.05 10:15:00
-
龍”和简化的“龙”都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无论是繁体的“爲”还是简化的“为”从篆书开始就很难看出是“人手牵象”的会意字了;“遞”是形声字,其声旁在现代已很难发挥标音作用,简化的“递”其声旁与现代读音反而吻合;“燕”和“焦”都是传承字,不存在简繁问题,但由于字形的演变,二...
2009.06.05 10:15:00
-
如今,人们苦苦奔波,无暇交流,孤独感如影随形般困扰着人们,成为现代都市病之一。不过,面对孤独,不必焦虑,更不必落寞。“教”,形声字,从攴,孝声。“孝”为施行孝道,“攴”为执鞭敲打。“孝”在“教”先,表示“教”以孝为本,以孝为先。“攴”在“教”后,以示父母教诲...
2010.02.25 14:43:00
-
墨【墨】(mò)
“墨”,会意兼形声字,从土,黑亦声。
“黑”是黑色;“土”为泥土。“黑”“土”为“墨”意为墨的颜色是黑的,由土质原料制作而成。《说文 土部》:“墨,书墨也。”本义是写字绘画所用的黑色颜料,通常由松烟等原料制成。词语有墨迹、墨水、墨客、...
2010.12.01 08:47:00
-
评【评評】(pínɡ)
“评”,繁体为“評”。形声字,从言,平声。“言”为语言、文字,“平”为公平、平等、平和、平常、平静。《广雅》:“评,议也。”本义是议论是非,评判高下。“评”为评点、评判、评断、评讲、评论等。“评”从平,意为评人、评事、评物,要以平常...
2010.12.06 08:51:00
-
曲”为“偏”,可表地处偏僻,亦可指暗、里。《玉篇》:“曲,不直也。”
“麯”与“麴”是以谷物为原料进行发酵的物质,两字均为形声字,从麥,声符分别为“曲”、“匊”。“麥”为麦子,泛指谷物;“曲”即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块状物,用某种霉菌和大麦、大豆、麸皮等制成...
2010.12.08 09:01:00
-
诗【诗詩】(shī)
“诗”,繁体为“詩”。形声字,从言,寺声。
“言”为语言、言辞,“寺”为古代官署的名称。《说文 寸部》:“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廷”为朝廷。朝廷有各种严格的法规、制度,不得越雷池。“言”“寺”为“诗”,意为“诗”是一种遵守一定的...
2010.12.16 08:49:00
-
试【试試】(shì)
“试”,繁体为“試”。形声字,从言,式声。
“言”是语言、行为,“式”有法度之意。《说文 工部》:“式,法也。”“试”是以法度作为预定的标准,考评言行,以考查其是否符合法度、规矩。故“试”是指按照预定想法非正式地实施过程。如试用、试...
2010.12.17 09:09:00
-
塾【塾】(shú)
“塾”,形声字,从土,孰声。
“孰”是“熟”的本字,表示习惯的、熟悉的地方;“土”为土地。“孰”“土”为“塾”,意为与己息息相关,极为熟悉的地方。《尔雅 释宫》云:“门侧之堂谓之塾。”“塾”的本义为古时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广韵》也称...
2010.12.22 08:35:00
-
题【题題】(tí)
“题”,繁体为“題”。形声字,从頁,是声。
“是”为存在,承认,肯定;“页”是“顶”的省字,为头顶,为额头。《说文 頁部》:“題,额也。”本义是额头,位于人的顶部。《韩非子 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题。’”这头黑色的牛,脑门却...
2010.12.27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