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方式或许能够帮助解决这一棘手的难题。
一是以工代赈。当年“罗斯福新政”就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用以工代赈的方法一举解决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失业问题。中国政府也可运用这一办法。中国计划今后三年将4万亿元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其中,在房地产方面,今年住房保障计划...
2009.02.17 15:13:00
-
世界粮食紧缺价格暴涨,各产粮国都严格限制粮食出口一样,这对中国外向型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就是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因战争自身的消耗和对人类生产能力的破坏,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带来世界经济60年来的恢复和大发展。当前国际形势下,各个国家都要妥善化...
2009.02.17 15:23:00
-
美国经济的大衰落是极有可能的。美国经济若发生大问题,对第三世界乃至全球都将是一 场十分严重的灾难,其烈度极可能超过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第三世界在制定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时,应把这一严重征兆考虑进去。”
李慎明的这篇名为《全球化与第三世界》讲演稿发...
2009.03.07 16:07:00
-
中有你。保护主义违背基本的商业逻辑,损害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成果,并将阻碍和拖延全球经济的复苏。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直接加剧了大萧条。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
经济全球化背景,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的一大不同之处,解决危机的钥匙自然也在于全球多边协调。...
2009.03.07 16:11:00
-
制障碍,激发创造活力。应当说,改革是手段,增活力是目的。而这里的活力不仅仅是创新发明的活力,更是全社会创业、创造财富的活力。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他一些历史经验表明,政府主导的投资虽然能够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带动GDP增长,但等量的投资由民间去进行则会更有效...
2009.03.10 15:07:00
-
预计的那样,奥巴马的增税、消费和管制政策将成为美国的一个梦魇。
尽管如此,这还不是世界的末日,我们甚至还不会跌入另一个“大萧条”时代,因为自由市场经济尚还有一口气息。如此说来,媒体为自由市场经济写下的悼词,未免太早了点。
目前,支持市场的力量正在...
2009.03.10 15:12:00
-
持续多长时间才可视为出现了通货紧缩,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
存在上述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通货紧缩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就曾多次谈到通货紧缩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很少发生通货紧...
2009.03.12 15:11:00
-
各种保护主义行为屡见不鲜,使各方包括始作俑者在内均付出了惨痛代价。声名最著者,莫过于上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美国“大萧条”时期通过的这一法案,对2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国际贸易因此几近停顿。以致有经济史学家认为,世界经济...
2009.04.01 09:16:00
-
亏;而且也应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为了追求政绩或其他不正当利益而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
上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施行的“罗斯福新政”,其中的一个重要法规是《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法》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干预,对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
2009.04.02 13:09:00
-
交政策的第一优先,不是中东,而是培养能与中国谈判的人才。
克鲁格曼对这次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不敢乐观,甚至陷入失落的十年或类似大萧条都有可能,但他说“风暴终将会过去”。
欧洲也是金融风暴中心
记者:有些人认为中国可能带领世界先走向复苏,你认为如何?
...
2009.04.07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