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44条,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方式审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探求文化实践层面的“视域融合”,融洽对话。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延伸阅读   唐太宗的弹性处事方式   “开元之治”与“贞观之治”使唐朝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封建社会中和谐社会的样板。唐高祖及唐太宗皆实行重儒...
    2009.06.03 16:38:00
  2. 金允夫、金忠仪、李正己等先后担任过地方最高长官,高仙芝在“安史之乱”时甚至一度官至天下兵马统帅。另外,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唐太宗继续隋朝科举制度时,还新建立了一个“宾贡科”科举项目。“宾贡科”是指对外国贡士和留学生宾礼相待,准其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者同样授予...
    2009.06.10 15:25:00
  3. 描写的那样,按兵不动,射杀杨七郎。倘若说他在这次战役中有什么过失的话,那也仅是因为他误信了王 之言而已。   惟其如此,所以,宋太宗赵光义在事后处理参战人员时,仅把潘美降三级使用,而对负有主要责任的监军王 则“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隶登州”。      ...
    2009.06.26 10:30:00
  4.   贞观名臣与唐太宗李世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政绩,当唐太宗的子孙沿着贞观的路走下去,走向开元盛世的时候,那些名臣的子孙在干什么?   贞观名臣里下场最惨的,当然要数侯君集和长孙无忌。   侯君集被列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的主要罪犯,贞观十七年(643)处斩。临刑前侯君集以...
    2009.08.24 14:30:00
  5. 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1.贾谊《过秦论》;2.司马迁《报任安书》,3.诸葛亮《出师表》;4.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范仲淹《岳阳楼记》,6.文天祥《正气歌并序》;7.梁启超《少年中国说》;8.林觉民《与妻书》;9.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
    2009.08.26 14:32:00
  6. 兵攻破吐蕃,安西四镇的争夺战终于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从唐高宗到武则天这62年间,唐朝在西域与吐蕃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拉锯战,终于将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业维持住了。时间流逝,终于到了玄宗皇帝的时代,唐朝的国力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在玄宗皇帝时期达到了顶点,而玄宗皇帝也...
    2009.11.20 14:35:00
  7.   “开卷有益”是句老话,据查是宋太宗赵炅说的。他让臣下编了一部千卷的巨型类书《太平御览》,自己规定每天读三卷,如果某天太忙没有完成指标,事后一定给补上。一位皇帝还这样注意充电,当然是很好的。据说就是他说过:“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句话很对,他认真读这部...
    2010.03.23 08:44:00
  8. 综合体史书,真正确立了“人”在历史演进中的中心位置,这是中国古代史学上人本主义传统真正确立的一大标志。成就了“贞观之治”伟业的唐太宗君臣,其政治学说中也包含对这方面的思想遗产的继承,比如“务本”之论、“水舟”之论等。以上这些思想资料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难免带...
    2010.04.01 14:45:00
  9. 巨大变化。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诏:“奴婢非理致死者,即时检视,听其主速自收瘗,病死者,不须检视。”(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1)太宗、真宗朝,进一步保护奴婢的身体权与生命权,主人不得私自黥面及擅杀奴婢,更不能把奴婢视为畜产估价。仁宗朝,北宋进入改革期,全国普遍执...
    2010.05.14 09:57:00
  10. 人们在对书法的欣赏中不仅把书法看成是有生命的形象,而且又看作人的形象,并强调这种人格化的书法与人一样具有人的风度气质。初唐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扬王羲之书法,崇尚南朝秀媚书风,这一时期的书法品评亦承南朝风习,大都以物象比附为主,也有人格化的审美的评论。自盛唐始,人们...
    2010.05.21 13:5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台宗 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