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现实政治需要阐述了自己对礼与法关系的认识。他在分析礼与法的不同作用时指出,“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
2010.05.21 14:06:00
-
礼,将礼节、礼制看作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古人的服饰也被纳入到这一系统,特别是官员的礼服,多有严格的规定。《后汉书·舆服上》说:“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
2013.04.26 11:18:00
-
是义。义是道德行为“当”与“不当”的试金石。
礼是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秩序与规则。《礼记·曲礼》中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儒家认为礼具有重大意义,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礼是立国的根本,所...
2013.07.18 08:41:00
-
设正是需要每个中国人都成为一个谦恭有礼的人,这样社会才少有冷漠,多些温暖。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最重要地位的典籍《礼记》中提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意思就是: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快断嫌疑,区别同...
2013.10.08 16:16:00
-
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民族而言,意义不可低估。
中华文明历来高扬人类的普遍之爱,强调以礼待人,引领社会向上。《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礼,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而把对方放在受尊敬的位置。即使是背负肩挑的小贩,也一定有做人的尊...
2014.05.06 08:42:00
-
礼为先。
中国人讲究吃的文化,更注重吃的礼仪,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餐桌礼仪自然成为了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也就是说传承了五千年的礼仪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就伴随着饮食而产生并随之形成规范。然而在中西融合交...
2014.06.26 09:02:00
-
这些在《礼记》中都有记载。这些规范你做到了,就合乎礼仪,你没有做到或者违背了,就叫不懂礼。
礼的本质是谦恭礼让,尊重别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礼从根本上说就是以谦逊礼让的态度尊重别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是礼。但老太太给不为自己让座的姑...
2014.08.06 17:48:00
-
此外,要实现法律与道德、依法治国与道德教化的有机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曾言:“夫礼禁未然之前”而“法施已然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
2014.09.24 08:03:00
-
此外,要实现法律与道德、依法治国与道德教化的有机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曾言:“夫礼禁未然之前”而“法施已然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
2014.09.24 15:18:00
-
起,要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
2014.12.03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