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06条,用时0.03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互动与有序运行。   关键词:儒家 仁 礼 社会运行 社会秩序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出现了孔孟老庄等大哲,形成了诸子百家等流派。不过这一时期是典型的乱世,诸子百家、孔孟老庄无不感叹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社会等级的松弛与天下形势...
    2009.04.09 13:58:00
  2. 人们在惊叹其流量之巨的同时,自然会问一个“为什么”?笔者试以山东为例“解剖麻雀”。   “安土重迁”是中国农民的特性,山东作为孔孟之乡,这种特性更是根深蒂固。可是山东人不顾一切“闯关东”之举,“必是为了什么迫切的缘由所驱使。”(W.Young:《美报之华人满洲移民运...
    2009.04.20 11:08:00
  3. 岁至六十岁,而西方则是三十岁至四十岁,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中西方古代医疗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中国古代的中医,从孔孟之道的中庸文化中吸取了丰富营养。而所谓“中”,便是不偏激,是人的心平气和的状态。中医不是像西方那样把人分解来看,而是把人当作一个...
    2009.07.08 10:27:00
  4. 前的学校德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学校德育应实现   从“外铄”到“生成”的转变   虽然孟子被冠以“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但事实上从德育方面来看,荀子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明显。于是,强制性的规范教育成为我国古代德育的主流。进入现代社会,虽然人们对于古代教...
    2009.07.08 11:19:00
  5. 尚的人格认识得更清晰更深刻了:他坚持的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知识分子精神。这是从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树上开出的灿烂花朵,是从孔孟、老庄、诸子百家……无数代知识分子薪火传承延续下来的高贵文脉。这个文脉讲究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之爱人也,以德。”...
    2009.07.17 09:37:00
  6. 这个问题,来看闻名遐迩的丽江,来听纳西古乐,也希望听听你的高见。   宣科:中国一直有自己的道德标准、道德体系和教化之道,这是自孔孟之道以来形成的,强调潜移默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因此很注意以音乐做手段,进行民间教化。对此,《礼记》中有详细记载。古人把高尚的情...
    2009.07.21 10:36:00
  7. 国传统社会的一切罪过都归咎于儒家文化,这种做法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事实上儒家文化与封建专制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然而,无情摧残孔孟之道的“文化大革命”却在中国人的道德良知方面留下了太深太深的伤痕,至今仍然无法愈合,这恰恰表明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意义。...
    2009.07.27 10:53:00
  8. 恢宏博大的体系,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优秀与陋劣纠缠,要吸收、借鉴其中的精华、优秀,就不能不剔除、针砭相随伴生的糟粕、陋劣。比如,孔孟儒学,作为学术体系来说,不乏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但作为意识形态来说,却渗透着令人窒息的浓重封建气息。这是事物难以分割、相反相成的两...
    2009.07.28 14:16:00
  9. ”或“天地之理”。朱熹说:圣贤之言,则反求诸心而加涵泳之功。日用之间,则精察其理而审毫厘之辨。积日累月,存验扩充,庶乎其真有省而孔孟之心殆可识矣。   体认“孔孟之心”不仅仅是通过读书,还可以“反求诸心”,通过自我内在的“存验扩充”,从而让自己的心与圣贤的心相...
    2009.07.28 14:30:00
  10. 应安心于自己的岗位和职业。不能跨越专业的界线,让专事耕作的农民从事“治天下”的政治活动。因而,政治由“肉食者谋之”,与农民无涉。孔孟的论证旨在说明,农业的技艺并不适用于政治,农业与政治作为两个不同的行业适用不同的规则。   在农民与政治之间作出区隔,这不是中国所...
    2009.08.05 17:0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