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茅家琦教授一直高度关注中国国民党史的研究,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考察。本世纪初,他以耄耋高龄完成《孙中山评传》(徐梁伯研究员与蒋顺兴研究员应邀参撰)后,毅然决定从新的视角以新的结构写一部中国国民党史,对国民党在百年中出现的四个时代的“...
2009.03.07 20:20:00
-
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近一个世纪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
2009.03.08 12:06:00
-
[摘要] 从康梁到孙中山,清末民初的宪政转型均告失败,清末民初的宪政发展陷入历史的困境。清末民初的宪政困境在理念上表现为对近代西方宪政认识的偏差和对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误读;在实践上则表现为清末民初宪政之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缺失。
[关键词] 康有为;梁启...
2009.03.09 15:13:00
-
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联合推出“民国文化游”。如与武汉、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共同开发民国文化旅游,旅游项目可包括广州的黄花岗烈士墓、孙中山大元帅府、黄埔军校,武汉的辛亥革命首义地,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故居等等,让游客回顾辛亥革命的历程。也可以设计中国近代建筑文化旅游线路...
2009.03.09 15:08:00
-
方面。对历史事件,给予恰当的历史定位,如较深入地研究了币制改革、关税自主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等。对民国历史人物,如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介石等,评述其功过是非,改变了过去研究中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等毛病,坚持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
2009.03.09 15:09:00
-
共关系一直是民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关于这一时期的国共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难脱左与右的政治评判分析模式,多将视野定位在孙中山等国民党上层人物的思想行动和“联俄容共”等政策和制度的确立过程,而忽视对社会下层和组织制度实际运作情形的考察。王奇生认为,制度层...
2009.03.09 15:13:00
-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42周年。安葬中山先生的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景色秀丽,气势雄伟,面积约两千亩,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其全部建筑轮廓巧妙地构成了一座“自由钟”式的平面结构,掩映在一片林海和花丛...
2009.03.09 15:24:00
-
共关系一直是民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关于这一时期的国共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难脱左与右的政治评判分析模式,多将视野定位在孙中山等国民党上层人物的思想行动和“联俄容共”等政策和制度的确立过程,而忽视对社会下层和组织制度实际运作情形的考察。王奇生认为,制度层...
2009.03.09 15:26:00
-
载。但是每次提到宋庆龄,蒋介石一般是尊敬地称为孙夫人。1943年3月12日下午3时,他与蒋纬国拜访孙夫人,是“以本日为总理逝世忌辰”。在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去看望宋庆龄,显然是为了表示对孙中山的尊敬,并对孙夫人宋庆龄表示慰问,当天宋庆龄也非常热情,她用酒酿蛋款待了他们。为此...
2009.03.10 15:18:00
-
翻之外,十代帝君都派官员致祭黄陵。到了近现代,进入民国后,尽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各督军政府无不尊黄祭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孙中山祭黄陵,国共两党曾经兵戎相见、水火不容,但两党领袖却都以最高规格的国之祭礼,同祭黄帝陵。
民族情感纽带 魂牵世界华人
寻...
2009.04.01 0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