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前树犹在。
青城白云御翁扫,遗下香魂断垣内。
紫藤又名朱藤。据《武阳合志》载:孙氏馆(当时已为汤氏宅)“藤虽已枯,孙枝尚在”。
洪亮吉的《古藤歌》描写了这棵七百高龄的古藤心虽空而树枝还茂藤花盛开的美景:“心空貌古枝犹秃,自碱至檐刚五曲”、“高干...
2014.12.04 09:35:00
-
与饮茶一样,后来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称“雅习”。陆游《焚香赋》写道:“麈尾唾壶俱屏去,尚存余习炷炉香”;明末清初文人孙枝蔚在《溉堂文集》也记载:“时之名士所谓贫而必焚香,必啜茗……”焚香的用途和妙处不少,一炷香烧完可以知时辰,此即清朝文人袁枚所谓:...
2017.09.04 10:03:00
-
共同点,被后人誉为“金陵八家”。同时代的文人学士,或敬慕龚贤气节,或欣赏龚贤书画,过从甚密。方文、施闰章、韩畕、杜于皇、吴嘉纪、孙枝蔚、周亮工等,都有咏龚贤半亩园诗。为撰著《桃花扇》而来南京访古寻踪的孔尚任,也与龚贤成为忘年交。稍后,回族学者刘智在清凉山尽毕生...
2017.09.22 08:59:00
-
共同点,被后人誉为“金陵八家”。同时代的文人学士,或敬慕龚贤气节,或欣赏龚贤书画,过从甚密。方文、施闰章、韩畕、杜于皇、吴嘉纪、孙枝蔚、周亮工等,都有咏龚贤半亩园诗。为撰著《桃花扇》而来南京访古寻踪的孔尚任,也与龚贤成为忘年交。稍后,回族学者刘智在清凉山尽毕生...
2017.09.22 09:12:00
-
共同点,被后人誉为“金陵八家”。同时代的文人学士,或敬慕龚贤气节,或欣赏龚贤书画,过从甚密。方文、施闰章、韩畕、杜于皇、吴嘉纪、孙枝蔚、周亮工等,都有咏龚贤半亩园诗。为撰著《桃花扇》而来南京访古寻踪的孔尚任,也与龚贤成为忘年交。稍后,回族学者刘智在清凉山尽毕生...
2017.09.22 09:21:00
-
适与桥平。人立桥上,如蹑云霄。入夜,县城多用节能灯,冷光青色。
博士生入学试后呈导师唐圭璋先生老柏铜柯叶自香,为薪煮海炼飞霜。孙枝未即堪传火,请续荧荧一缕光。自注:飞霜,盐也,见宋柳永《煮海歌》。先生与先外祖昔同教席,长余几五十岁,以年辈论,实大父行也。
哭吴...
2020.09.06 10:07:00
-
英、文伯仁、文彭、文嘉、陈淳、居节、谢时臣、陆师道、王谷祥、陆治、周之冕、钱谷、居节、周天球、朱郎、袁尚统、蒋干、范允临、陈栝、孙枝、尤求、侯懋功、张龙章、钱贡、陈焕、陈粲、陈裸、陆士仁、李士达、朱鹭、王綦、陈遵、袁堂统、陈元素、刘原起、文从简、文从昌、沈颢、...
2023.12.20 14:38:00
-
臣、仇英、文伯仁、文彭、文嘉、陈淳、居节、谢时臣、陆师道、王谷祥、陆治、周之冕、钱谷、周天球、朱郎、袁尚统、蒋干、范允临、陈栝、孙枝、尤求、侯懋功、张龙章、钱贡、陈焕、陈粲、陈裸、陆士仁、李士达、朱鹭、王綦、陈遵、袁堂统、陈元素、刘原起、文从简、文从昌、沈颢、...
2024.02.26 21:19:00
-
子,是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七夕这天家家户户晒书,他却袒胸露腹躺在太阳底下晒肚皮,美其名曰“晒书”。
清孙枝蔚《七夕忆内》:“遥怜弄针妇,空嫁晒书人。”毛奇龄《七夕》:“向夕陈庭尝下果,连年每晒腹中书。”高度概括了古代七夕节的精髓——就是...
2019.08.07 08:35:00